搜索 解放军报

强军路上,真理如此甘甜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张强 冯来来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06-17 15:54

强军路上,真理如此甘甜

——探寻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执勤十中队的精神内核

◎科技日报记者 张 强 通讯员 冯来来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纪念馆,党梦想启航的地方。

“1921年7月,10多位有志之士赶到这个幽静的小院,轻轻叩响铜环……”6月16日,列兵李帅在纪念馆内娓娓道来,为游客讲述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李帅是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执勤十中队培养的第100名党史讲解员,几天前,纪念馆刚刚为他颁发聘书。

1982年,这个中队接过“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钢枪,开始在霓虹灯下站岗执勤。身居繁华闹市,中队党支部换了一届又一届,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学党史铸忠诚,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15项全国性荣誉,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二等功11次。

建党百年之际,记者走进十中队,探寻他们的精神内核。

甘当红色信仰的“播火者”

“1920年的那个春天,29岁的陈望道在老家浙江义乌分水塘老宅的柴房里废寝忘食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端来粽子和红糖,他错把墨汁当成红糖,蘸着墨汁边吃粽子边对母亲说‘够甜,够甜的了’……”

5月28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内,一群武警官兵和“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联学活动。

“以前,我总觉得理论枯燥乏味,今天才知道,真理的味道这样甘甜。”聆听着党史故事,大学生士兵罗子昂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时空。

十中队驻地位于被称为上海“心脏”的人民广场一侧,距离中共一大纪念馆仅有1.5公里。

“驻守党的初心始发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成为官兵学习感悟党史的最好教材。”中队指导员杨泽楠说。

品味到真理的甘甜,罗子昂对党的创新理论越发感兴趣,主动请缨走上了党史讲解员的岗位。

学党史赓续红色血脉,讲党史播撒红色火种。1999年,十中队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建立共建关系,官兵开始担任义务讲解员。23年来,中队培养出百名讲解员接力传播党史。

“‘播火者’首先是‘专业者’。”执勤第四支队政委陆伦明介绍,中队采取专家导学、原文通学、要点精学的“三学”方法开展党史学习,以摸底考、阶段考、结业考的“三考”模式优胜劣汰,打造问不倒的“专业队”。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

百年前,南京路、外滩都是租界的一部分。如今,这里是中队官兵每天的巡逻之地。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杨泽楠说,每一次巡逻,都是一次对强军胜战的叩问。官兵在学习领悟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争当强军征程上的打赢先锋。

但曾几何时,因身居闹市,场地狭小,中队训练水平一度受到制约。

“中国共产党是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我们学党史、讲党史,就更要传承党的优良传统。”面对困难,他们拿出艰苦奋斗的劲头儿,地下车库练队列、上下楼梯练体能、微缩靶子练射击……

为解决训练难题,战士温华建发明了模拟哨位机,既可以帮助新战士熟悉哨位环境,又不会影响中队正常执勤。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官兵加入“草根发明家”的队伍中,为中队训练出谋划策。罗子昂学的是电气自动化,他运用专业知识为中队制作了模拟哨位验证闸机。

立体侦察、实时指挥、精准打击……在前不久支队组织的实战化拉动演练中,十中队出动时间最短、指令下达最准、通联手段最多,尤其是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令其他参演官兵连连称赞。

接过八连的枪,也接过了八连的魂

中队荣誉室里,陈列着一幅令人震撼的老照片:在被雨水冲洗过的老上海街道旁,解放军战士在阴冷潮湿的地上席地而卧。一位外国专家由此感慨:这张照片是红色中国的第一张“上海公报”。

接过八连的枪,也接过了八连的魂。自1982年进驻开始,中队“雷锋班”坚持每月20日到南京路上为民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战士们无法像往常一样在南京路为民服务。在官兵“消失不见”的日子里,不少居民每月20号还是会到中队为民服务点等待,一些群众甚至还打电话到中队询问情况,担心部队搬了地方,以后再也不能见面。

在中队的影响带动下,130多家单位、千余名志愿者主动参与其中,服务内容也由刚开始的修鞋、理发逐步拓展到健康、法律、心理等80多项,“中华商业第一街”也被誉为“全国精神文明一条街”。

“好八连,天下传……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岁月更迭,这首毛泽东写给“好八连”的《八连颂》至今仍被中队官兵传诵。

记者看到,从“好八连”到“学八连”,人民军队初心不改,作风本色在这里薪火相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