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播火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郑天然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1-06-17 15:31

播火者

——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执勤十中队学党史铸忠诚记事

6月9日,由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四支队执勤十中队创拍的《兵哥说党史》短视频第100集正式上线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视频的收官之作,镜头里的“兵哥”讲解员汪凯睿穿着军装、身姿挺拔地走过中共一大纪念馆门前,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故事娓娓道来。

生活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附近的居民和不少游客对执勤十中队的官兵并不陌生。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到这两处纪念馆开展义务讲解。每件展品背后的党史故事,他们都一清二楚。

下士汪凯睿就是中队的讲解员之一,主要负责中共一大纪念馆的讲解。作为一名理科生,他入伍前对学历史并不“感冒”,更喜欢运动,最期盼的就是参军后“专心搞训练”,但2017年来到中队后“发现了更多的可能”。

新兵下队第一周是中队的优良传统教育周,汪凯睿和战友集体前往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听老兵讲解员讲述建党的历程,老班长镇定自若、出口成章的样子让他羡慕不已。每天早上,营区里会准时播放党史小广播;每顿饭前,总有几名老兵轮流给新兵讲党史故事。

“好像走进一个红色熔炉,每个人都在学习,你也会被感染。”汪凯睿说。

上等兵陈天佑也有同样的感受。他于2019年年底来到中队,因身高达标被选入中队国旗班,担负人民广场国旗升降任务。2020年3月,他第一次参加升旗时,老班长温华健问了一个令他至今难忘的问题:“你知道国旗旗杆的标准高度为什么是28.3米吗?”

那是陈天佑第一次知道,这个数字代表着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3个月。听完老班长的解释,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在中队指导员杨泽楠看来,这正是加强官兵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他经常给战士们举这样一个例子: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年龄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随后他向大家提问:“他们正是在我们这样的年纪,站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干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我们又能为国家、为人民做什么呢?”

驻守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队官兵将自己视作“初心之地的红色传人”。为了帮助官兵们“寻根”,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中队与陈望道纪念馆结成学习对子、与国有企业搭建交流平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组织官兵与驻地高校的“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联学活动。

线上的学习也在同步展开。中队自主研发的“新一代”App已成为官兵手机上的“爆款”应用,它会定期推送经典党史故事。图书室和大厅走廊里各立有一块电子书屏,扫码就能下载各类学习书籍。

下士徐子建在中队服役4年,见过不少驻地的党史专家被邀请来给中队官兵授课。每逢节假日,中队会组织开展“我的家乡”“红色足迹”等主题讲坛活动。在这里,徐子建听过不少战友讲述家乡的故事。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四川籍老兵讲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老兵的家就在桥边,听着生动的讲述,徐子建仿佛看到了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画面。

更多的时候,学习是自发的。自1999年起,中队便与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建立合作关系,义务为参观者讲解党史。如今,作为第80名讲解员,徐子建是中队现役讲解员中“在职”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

徐子建于2018年3月20日正式上岗。他之所以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不是因为终于成为一名“向往已久的、光荣的讲解员”,而是因为第一次担负讲解任务时,自己就被游客问“蒙”了。

那次,当讲到“铁血十八星旗”时,徐子建因为紧张忘了旗子的名称,在原地停顿了半分钟。随后,又有一名游客问“什么是托派组织”,只知道背讲稿的徐子建同样不懂,只好求助场馆的专业讲解员,再向游客解答。

此后,他不再满足于背讲解词。2.4万字的讲稿被他拆成几部分,每一个历史节点背后的相关故事,他都要去翻书查阅,反复核实记录。最开始的几周,只要有空,他就叫上战友一起去纪念馆,拿着讲稿和笔记对照展品强化记忆。如今,中共一大纪念馆里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徐子建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受到徐子建的感染,中队战士陈天佑于2020年6月递交了加入讲解员队伍的申请。他用5天时间背下了两万多字的讲稿,那时每晚熄灯后就打开手电筒背记解说词。

在中队官兵看来,成为讲解员是一件神圣的事。几乎每年新兵下队后,参观完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听了老兵讲解员的解说,都会迫不及待地递交申请。

“讲解员就像‘播火者’,不但自己学得好,还要能把党的精神传递给别人。”杨泽楠说,“能穿着军装在党的诞生地讲党史,体现的是一名武警战士对党的忠诚信仰。”

为当好“播火者”,中队官兵想了不少办法。去年7月,《兵哥说党史》教育短视频开始组织拍摄。为核查史实,官兵们先后查阅《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40余种资料书籍,探访毛泽东故居、周公馆、陈望道旧居等26处红色场馆,行程累计近万公里。

如今,中队的讲解员有一个微信群,大家养成了习惯,只要发现好的党史故事和书籍或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都会随时分享到群里。

“这是一个教育引导别人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学习和提升的过程。”徐子建时常感慨,“军人讲党史要比别人更认真、更准确。穿着一身军装,代表军人形象,就容不得有一丝的松懈和怠慢。”

做了3年多的讲解员,徐子建感受过“历史的力量”。2019年转士官前,他接待了一位有60多年党龄的老人。徐子建推着轮椅,为老人详细解说,聊天时得知老人来自浙江嘉兴,住在南湖边,这次是专程前来参观。

分别时,徐子建郑重地向老人敬了一个军礼,老人饱含热泪地拉着他的手,感谢并嘱托他“一定要把这些故事好好讲下去”。

“从‘红色传人’到‘播火者’,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就要把它继续传递下去。”那天之后,徐子建下定决心递交了留队申请。

中队战士陈天佑是上海人,他用另一种方式感知“历史的交替”。参军前,每年元旦他和家人都到外滩庆祝新年。入伍后,他连续两年参加跨年夜的南京路巡逻执勤任务。短视频平台上非常火的南京路“拉链式人墙”中就有他的身影。

2020年1月1日凌晨,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天佑在黄浦江边执勤近4个小时,尽管江风吹在身上寒冷刺骨,腿被冻僵了,但让他难忘的是,不少路过的行人向他和战友致敬,还有几个小孩牵住他的手,对他说“叔叔辛苦了”。

“当年先辈们冒着生命危险投身革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如今我们在这里能做些什么呢?”陈天佑由此想到指导员杨泽楠的问题,他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

“历史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我们会和先辈一样,守护好这片土地上的万家灯火。”这名00后战士郑重地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