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大难是检验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时候,也是锻炼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时候,要引导各级党组织强化整体功能,教育党员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改进作风,做到哪里危险多、哪里困难大、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就有共产党人的奋斗。
——习近平
磨难中奋起的中国诗篇
■邓一非
多难兴邦。
典故出自《左传》这部2000多年前的史书经典。深蕴的“多难以固其国”的智慧和精神,不仅成为古老中国生生不息、自立自强的历史印证,更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在同地震灾难的顽强抗争中,书写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中国幅员辽阔,属地震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度。1976年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唐山、汶川、玉树、芦山等多次7级以上地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歌,创造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习近平主席在向会议的致信中强调:“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全面提升综合防灾能力,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一
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
2008年5月12日,一场里氏8.0级特大地震突袭四川汶川,顷刻间天崩地裂、桥垮路绝、房倒屋塌,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和损失。
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组织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精神品格和精神风貌的鲜明写照。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齐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群策群力,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抗击灾难的磅礴力量。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广大军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以泰山压顶不弯腰、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展示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广大军民把人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最大限度地抢救人民生命;坚持依靠科学、遵循规律,攻克道道难题,化解种种风险,发挥了科技在战胜灾害中的重要支撑作用。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习总书记这一精辟论述,道出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真谛。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失去了凝聚力和生命力。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山摇地动,废墟上挺起不屈的脊梁;生死较量,危难中铸就坚强的意志。面对惨烈的天灾,中华民族再次让伟大的民族精神集中迸发、凝聚升华。
从汶川地震,到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再到2014年鲁甸地震、2017年九寨沟地震,一次又一次以雄辩的事实向世人昭示: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铸就的一座精神丰碑,标志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新高度,凝聚成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
同心同德,就有其利断金的伟力;风雨同舟,就有所向披靡的信心。
2009年2月,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揭晓——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
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震救灾等事件中,中国人民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答卷。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结成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
与灾难搏斗的日日夜夜,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体悟,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力,中国军队的强大战斗力,中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显著优势和产生的巨大能量。
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政府、人民军队,是人民最值得信赖的主心骨。
党中央运筹帷幄,第一时间作出全面部署、周密筹划;各级党委和政府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要求,迅速行动,协同并进,以举国之力打响了一场抗震救灾的攻坚战。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专业救援队、民兵预备役和医疗人员,各支救援力量争分夺秒开赴灾区,全力展开抢险救灾、抢救生命、救治伤员行动。
14.6万人民子弟兵听令而行、赶赴灾区,哪里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就冲向哪里,勇于突进震中地带,敢于跨越生死界限,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2000多个“党员突击队”冲锋陷阵,近5000名党员在自己痛失亲人或家里受灾的情况下奋战在一线。广大党员干部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是攻克艰难险阻的带头人、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每一个忙碌的身影,就是一面迎风飘扬的党旗。
“汶川,我们和你在一起”,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社会组织情系灾区、争做贡献。“唐山十三义士”“老兵救援队”“爱心救援队”的义举被传为佳话。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向灾区捐款。
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艰巨任务,党中央在震后37天就作出“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决策部署,19个对口援建省市顾全大局、勇挑重担,人民军队和社会各界发挥优势、鼎力相助,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灾后重建斗争。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协力奋战,一定能够战胜灾害、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西班牙《世界报》载文《一个摧不垮的民族》,称:“在任何一场灾难中都未曾看到过像中国这样的举国动员的能力、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强大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让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交融激荡,激励着中华民族以新的姿态大踏步走向未来。
三
坚强是战胜磨难的利器,勇气是创造奇迹的支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特大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血脉,流淌在亿万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奋不顾身的壮举:为及时掌握孤城茂县的灾情,15名空降兵勇士在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从近5000米的高空跳下。
生死线上的营救:为转移受堰塞湖威胁的7万多名群众,500多名官兵星夜兼程,他们跳入齐腰深的泥潭筑成人桥,让群众踩着过;在湍急的河流中,背着群众过;在被大塌方削成绝壁的地方,官兵用绳子一头系着乡亲,一头系着自己,牵着群众过。
开路先锋的创举:某路桥集团组织的党员先锋突击队,创造了在深山沟壑中仅用3个小时就完成挖填土石方1万余立方米的奇迹;某工程团组织开路会战,仅用12小时就完成了通常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工程量。冒着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一条条生命通道被打通。
舍身赴命的壮行:直升机机长邱光华,在灾区复杂的天候条件下,10多天里冒着生命危险共飞行63架次、50多个小时,运送物资25.8吨,转移受灾群众200多人,直至不幸遇难,壮烈牺牲。
危难之际的拼搏:战士武文斌,在救灾一线连续奋战了32个昼夜,当他和战友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完后,累得瘫倒在地上,再也没能站起来。26岁的青春,矗立起一座使命重于生命的丰碑。
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这就是面对惨烈灾难,激荡在心底的坚定信念,挺起的不屈精神脊梁。
一个个悲壮的勇士、一次次冒死的救援、一幕幕惊险的行动,奏响催人泪下又励人奋进的乐章,铸就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彰显了英雄的中国军队、英雄的中国人民的风采。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习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
灾难铸就民族风骨,困苦砥砺民族精神。越是在大灾大难面前,越能使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得到熔炼;越是在危难时刻、紧急关头,越能让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得以迸发。
大地震使山川移位、河流改道,却无法撼动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屡遭挫折而愈勇,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正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
四
大灾大难中,有大爱大义,见大智大勇。
灾难,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一块试金石、一个大熔炉、一个大课堂。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灾大难面前,更增添了这一情怀和担当的分量,更凸显了这一信念和奉献的价值。
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点燃生命的希望。各路救援大军披荆斩棘,强行突破,直奔震中的乡镇县。在断壁残垣中,官兵们徒手挖掘救人,即使双手鲜血淋漓,也没人停下来。据统计,有84017名群众从废墟中被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
向死神挑战:有一线希望,尽百倍努力!即使过了“黄金72小时”也绝不放弃,救援人员奋力搜寻生命迹象,连续几昼夜奋战,76小时、98小时、154小时、甚至196小时,不断将一个个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演绎了一曲用生命拯救生命的壮歌。
全力救死扶伤:9万多名医务人员战斗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医疗小分队克服艰难险阻深入到一个个乡村,不顾疲劳、连续奋战,哪里有受伤群众哪里就有“白衣战士”的身影。有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1万多名重伤员被迅速转送至全国20个省区市的375家医院。
倾心排忧解难:从全面抢修基础设施到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从防治次生灾害到保障受灾群众生活,处处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有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的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881万名灾区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大爱无疆,真情无价。
关爱生命、抢救生命,谱写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赞歌。
心忧百姓、情暖万家,奏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壮美华章。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生命重于一切。抗震救灾伟大实践就像一部特殊的“精神探测仪”,测出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纯度、厚度、温度,测出了我们民族蕴藏的大真、大善、大美。
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在同地震灾害的斗争中,科学精神从理念到现实得到充分体现,科技力量从手段到效能得到全面展现。
党和政府在科学决策基础上,组织科学理性的营救,把科学决策、科学组织、科学规划的高效力,转化为科学救援、科学安置、科学重建的高效能,全面提升了战胜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创造了穿越灾难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
运用海事卫星电话、卫星遥感与卫星导航设备、生命探测仪、遥感技术和航天遥感飞机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救人赢得第一时间提供了有力保障,增强了“与时间死神赛跑”的勇气。
运用中国自行研制的工程机械、野战医疗等设备和无人机、直升机、通用飞机、军工救灾装备等,为提高救灾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增添了“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底气。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至理名言,让中国人民在抗击灾难斗争中以卓越的科学实践和非凡的历史创造,做出了更具说服力、震撼力的注解。
把科学精神融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威力,彰显了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性、科学性特征,是中国发展不断积聚新优势、增添新动力、跃升新台阶的生动见证。
一场大地震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国外一家报纸在评论中写道:“地震展示了一个新的中国,富有同情心又极具竞争力的中国。”
五
苍山滴翠,岷江奔腾。
一个个新村点缀在青山绿水间,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座座厂房在工业园区里拔地而起……
昔日的地震灾区旧貌换新颜,一派生机盎然、蒸蒸日上的景象。
2018年2月,在四川考察的习总书记再次踏上汶川映秀镇的土地。
新建成的都汶高速公路,宛如一条巨龙穿越崇山峻岭,当年满目疮痍的小镇,现已成功转型为特色旅游小镇。
汶川抗震救灾,为解决重灾后重建这一世界难题给出的“中国答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称赞。
在灾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从修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到把每年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从2019年初步形成中国特色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到2020年我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已覆盖全国30个省份、1660个县,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模式。
从灾难中走过来的中国人民,更有自信、更有智慧、更有能力,用勤劳的双手去创建更加美好幸福的家园。
实践证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历久弥新、熠熠生辉,正转化为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坚定意志,转化为创造辉煌、开拓未来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多难兴邦、实干强国——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我们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