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于战胜一切“不可能”
嫦娥五号的“首秀”,是在2016年第11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以1∶3比例展出的嫦娥五号模型,吸引了人们的热切目光。多少人盼望着,真正的嫦娥五号早日“奔月”。
当年, 嫦娥工程立项时,栾恩杰院士临危受命,担起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的重担。
在一次向上级汇报中,栾恩杰坚定地表示:“别人能干的,中国人一定能干!别人能去的地方,中国人一定能去!”
栾恩杰又邀请他的老朋友孙家栋院士和欧阳自远院士加入。三位白发院士组成了中国探月工程的“核心队伍”。
是什么,能让三位老人在别人已经退休的年纪又从头开始?又是什么,让栾恩杰说出“待到四子王旗会,工程大计好收官”?
当记者走近这群围着嫦娥五号转的中国航天人,答案渐渐清晰。
“被逼到墙角后,反弹的劲儿才最大。”嫦娥一号发射任务01号指挥员李本琪说,嫦娥工程开始的时候格外艰难,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克服,“但我们总得为中国人争口气吧?”
回望来路,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探月工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已经习惯于战胜一切“不可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奔月,是中华民族亘古的梦想。今天,走在复兴路上的中国人,真正有了实现这一梦想的力量。中国探月工程,也是寄托自古以来中国人梦想的“希望工程”。
不知从何时起,“追嫦娥”的人越来越多,从航天人、记者、摄影家,逐渐扩展到整个社会各领域。中国探月工程俨然成为中国航天的闪亮名片,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关注的伟大工程。
中国探月16年,电视记者崔霞“追嫦娥”也追了16年。崔霞说,她的坚持缘于“越来越多的热爱”。
16年里,媒体人崔霞和中国航天人一起见证着探月工程前进的每一步。她的镜头,记录下一次次历史瞬间——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时,测控中心欢呼雀跃;长征五号首飞前三小时,现场惊心动魄;嫦娥四号月背着陆后,与玉兔二号“互拍”……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中国探月工程正以更加亲民的方式走近大众。
“玉兔号”开设了微博,记录着月球车在38万公里外的一举一动。每天有数以千计的网民和她交流互动。2016年7月31日,“玉兔号”月球车停止工作,很多人评论留言,诉说着对她的不尽怀念……
有位漫画爱好者,自发将嫦娥系列探测器画成五位可爱的小姑娘,还创作了有趣的故事。就连以往严肃的电视新闻,也在科普动画中给嫦娥探测器加上一双眼睛。神话的美丽与科学的奥秘,在“嫦娥”身上实现了对接,瞬间吸引了不少小观众。
“我是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小学六年级(2)班的于安淇,是万千‘嫦娥铁粉’中的一员。自从你11月24号顺利发射升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一直关注着你……我们还在班级里集体为你鼓掌呢!在茫茫宇宙中,全世界都在关注着你……”
在这封写给嫦娥五号的信中,记者读出了自豪和向往——或许,这群小朋友们,未来会成长为中国航天的新生力量,托举着梦想奔向更遥远的太空征途。
嫦娥五号探月,剧情格外精彩。解放军报联合“我们的太空”公众号运用全息技术,呈现可视化的“探月大戏”。扫描二维码,观看探月相关新闻。
三十四号军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