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我们在战位报告| 开山岛上 那场共同的接力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李晨 赵燕飞责任编辑:叶梦圆
2020-12-07 18:00

我们在战位报告| 开山岛上 那场共同的接力

■中国军网记者 李晨 赵燕飞

45岁的邵正刚早早用上了老年机。

2018年9月,灌云县人武部在全县范围内征集守岛民兵,邵正刚第一个写申请报了名。

“咱是从警卫连退伍的老兵,我来守开山岛,肯定行!”经过选拔,自信的老邵如愿成为守岛民兵。

在岛上的第一晚,三个民兵既兴奋又失落,一夜未眠。“听说岛上苦,咱也不怕苦。”但现在,他们才发现“果然还是挺苦的”。一个灶台、一个灯泡和一口锅就是整个厨房;苍蝇多到紫外线灭蝇灯一直在噼里啪啦响;岛上的几排营房还是用芦苇杆拌着水泥砂浆做的屋顶……老邵和其他两个民兵,摊开行军床,在黑咕隆咚、没有窗户的礼堂凑合着睡了大半个月。

手机没用两天就没电关机。开山岛上空连着几天都是阴天,一楼排房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见不着太阳,让整座岛断电了好些天。开山岛的夜晚来得早,没带手表的老邵眼巴巴地望着天变黑,说不清到底是几点,只得看着对面岸上的霓虹灯亮,估摸着时间。

半个月的轮值结束后,老邵去县城买了超长待机王,回岛上可以用个4、5天。

也只有在开山岛这种“与世隔绝”的地方,老邵才有时间来认真思考人生。4年前,邵正刚第一次听说王继才夫妇守岛的故事,心里除了敬佩还有心疼——敬佩于一个平凡人坚守的力量,也心疼夫妻俩要为之舍弃一切。“要成为王继才那样的人”就这样在老邵心里再也挥散不去……

尽管已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还是想上开山岛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活在“不惑”与“知天命”的中间段,老邵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心里想要什么——守好自己的阵地、自己的战位,一如年少时去当兵那般毅然。

但直到2020年疫情期间,在岛上待了整整30天的邵正刚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了王继才的“两难”。

大年初二上岛时,岸上还是一派祥和,随即不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正当疫情防控吃紧时,老邵接到妻子的电话——女儿发烧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老邵按下心里的忐忑,冷静回想起妻女一直未与外人接触,应该只是感冒,便叮嘱妻子先喂女儿吃退烧药,居家观察,不给组织添乱。

又是一夜未眠。邵正刚点了一支烟,来到排房外面,吹着海风也不觉得冷,心里把所有可能性想了个遍。所幸女儿只是受冻着凉,第二天烧便退了。

“要做王继才那样的人”,扛起了对国的责任,也就注定了对家会有所亏欠。

这责任,民兵刘立春还想再扛一次。

来守岛,是刘立春的“第二次入伍”。上岛第一天,刘立春就找回了当兵时候的感觉——岛上的电力系统坏了,作为民兵中最年轻的一个,刘立春为排除故障,在没有一块平地的开山岛上来回“爬”了2万多步,一如当年的“魔鬼周”训练让人疲惫。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90后”刘立春对家里的大小事都不大操心。而在开山岛上,不精打细算过日子是不行的——除了用海水淡化系统保证日常饮用水之外,还要估量着水窖里的水以备不时之需;和家人约好固定时间联系,挂了电话就关掉手机以节省电量;新鲜蔬菜要多包几层袋子放在山洞里储存,不然没几天就会变质;要在每扇门的底部包上铁皮,防着老鼠把木门啃出个洞来;岛上32盏太阳能路灯,每次巡逻路上都要再检查一遍有无损坏……

好在2019年6月以后,开山岛用电进入2.0时代。开山岛上有了江苏省内首个海岛智能微电网工程,涵盖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备用储能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等,从此告别了“靠天用电”的历史。有了电,开山岛上的微电网和海水淡化系统就能正常运转,民兵也能通过海防监控系统观察监控开山岛全境及周边海域。

往东看日出,往西看日落,刘立春在岛上看到了别人所看不到的美景,也渐渐明白了《士兵突击》里许三多为什么一个人能守住一个连的营房。“不抛弃、不放弃”,当兵时都没完全明白这六个字的意义,现在刘立春全都懂了——

不抛弃心中的信念,也不放弃脚下的战位。

为更好地弘扬“守岛精神”,激励更多后来人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开山岛已成为江苏省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教育实践示范点,吸引着越来越多人慕名来到岛上参观学习。

如今的开山岛植被繁茂,王继才生前种下的牵牛花已开遍整座岛。当过去与现实交汇重演,人们难忘王继才夫妇32年的守候,也看见守岛精神在后来者身上相继绽放……

身处一座岛,身后万家安。

为国守岛,是一个人的选择,更是一群人的接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