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以研促教 自主创新助力“人才航母”
■中国军网记者 李玮 尚晓敏 杨殿基
湘江之畔勤耕读,岳麓山下追梦途。在实现“强军梦”的征程上,有这样一所军事院校:“北斗”、“天河”为它争辉,微纳卫星、激光陀螺为它增色,还有磁浮列车、超精加工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重磅加身......这就是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何书远摄
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以院系科研力量为依托,“北斗”“激光陀螺”“无人作战系统”“天河”“快响”等多个科技创新团队相继诞生,它们在国防科技大学军事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攻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指出,要努力把国防科技大学办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在接见科技创新团队代表时,习主席勉励大家埋头苦干、再接再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取得更大成绩。
殷殷嘱托成为激励国防科大人投身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事业的“动员令”,凝心聚气,催人奋进。
(一)
2013年11月5日,习主席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观看了学校科研成果展示,对学校坚持以我为主、勇于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统帅的肯定和嘱托成为“北斗”团队多年来砥砺攻关的不竭动力。
7年里,他们牢记主席嘱托,以“用科技创新推动北斗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卫星导航系统”为使命,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夙兴夜寐的冲刺状态,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奋进在卫星导航技术创新之路上。
“北斗”科技创新团队工作现场 何书远摄
团队先后突破了以“快速捕获与信号接收、卫星抗干扰、系统高精度测量、系统体系级仿真评估、分布式地面运控架构”为代表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从卫星到地面系统再到通讯终端的核心器件和软件都已实现自主可控。
在2020年北斗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本的工作节奏,但没有打退“北斗”科技创新团队力保项目关键节点的冲刺攻坚。
团队某项目组12名科研人员2月11日逆行前往当时疫情较为复杂的北京,在经过两次隔离才进入主控站联调联试现场、工期严重缩减的情况下,睡机房、战通宵、严把关、细核查,争分夺秒抢进度。
4月10日,为避免因调试人员轮换引发重新隔离、工作交接等问题而影响工作进度,团队成员主动提交集体请战书,坚持在调试一线坚守战位,直至系统开通!
某项目组集体请战书
连续奋战百余天,项目组按计划完成85项集成联试和故障模拟测试工作,完成3100多页测试报告,使系统状态逐步稳定,为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开通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再次以强大的战斗力表明这是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队伍。
在“北斗人”看来,全球服务开通只是北斗走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只有进一步把“如何用好北斗”的问题解决好,让北斗更好服务全球,才是真正“把北斗系统建设好”,才能不负统帅所托,不负军人担当。
要建设国防科技自主创新高地,要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将习主席关切铭刻于心,实践于行,在前瞻性、战略性科研领域成果斐然。
“天河人”在“卡脖子”处下功夫、关键之处尽全力。团队在高性能计算关键技术、核心元器件研发中抢占制高点,在世界超算领域不断刷新“中国速度”。
“激光陀螺”科技创新团队在小型化、高精度激光陀螺研制中精益求精,2019年某型激光陀螺惯导系统以超过规定指标数倍的高精度表现顺利通过试航检验,将“中国精度”推上新台阶。
……
(二)
要紧贴实战、服务部队,使科技创新同部队建设发展接好轨、对好焦。习主席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无人作战系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兵”味更足、“战”味更浓的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2014年,应空军某部队任务需求,团队承担起为空军训练和演习研发高速运动靶标的科研任务。
当时,我国很多制导武器都已经具备打击高速运动目标的能力,但靶场的模拟运动目标往往移动速度慢、修复成本高,影响武器装备打击性能的精准评价。同时,战斗机飞行员在训练和演习中还在打击固定目标,与实战脱节较大。因此,为提升部队训练的实战化水平,高速运动靶标研发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为了尽快设计出无人靶车,团队成员分头奔赴部队基地、演训场进行调研。从理论设计到仿真分析、从靶车选型到控制方案设计,从通讯系统测试到场地环境试验,无数次的方案研讨和技术细节对接后,无人靶车系统终于成型。
随着各部队实战化训练和演习的不断增加,团队又根据不同使用环境、不同军兵种需求设计出十余类无人移动靶标系统。从冰天雪地的北国边陲到空气稀薄的世界屋脊,再到人烟罕至的大漠戈壁,处处留下了团队成员忙碌的身影。
殷殷嘱托常思忆,句句关切绕心头。
科技创新团队代表戴斌教授2013年曾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并现场聆听习主席的嘱托,“无人作战系统”团队成员备受鼓舞之余也深感责任重大。
“部队所需是无人作战装备从‘能用’向‘好用’转变的重要基础”,这是团队在研发无人作战系统平台过程中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
团队师生探讨无人作战平台的设计
“无人战车能不能在高原山地越障前行?”“无人战车怎样在伴随巡逻中提升部队战斗力?”“滩头清障、登陆舰伴随警戒的功能如何实现?”……在不断的交流中,团队成员深切感受着一线官兵对无人作战装备的渴望。
几年来,他们走过巡逻山路、登过两栖战舰,在对作战部队和基层官兵的广泛调研中不断完善无人作战系统平台的设计。
一千多个日夜奋战,“无人作战系统”科研创新团队已成功研制出“猛士无人驾驶系统”、“沙漠苍狼”轮式平台等军用无人装备,水陆两栖无人平台、新型无人战车等装备的研发也卓有成效。
(三)
强军之道,要在得人。
如何将军事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成为国防科技大学建成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高地过程中的必答题。
为切实做到“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学校90%以上课程案例具有军事应用背景,教学内容“科技+军事”特色更加突出,有效促进了课堂与战场的精准对接。
智能科学学院教师张湘从事工程制图等基础性学科教学20多年,一直保持着在试验场找教材的习惯。在她的课堂上,截交线、相贯线、法兰端面等一系列的抽象工程元素都可以通过试验场上武器装备的图片案例还原给学生,让学生切实体会经典设计理念、精妙零部件结构是如何应用于现代化装备的。
张湘老师指导学生
“有时候在课堂上单纯用语言向学生解说一个零部件的样子和性能非常困难,一直以来,我和同事们都有一个愿望,多收集现役装备的非涉密工程案例,编写实例解析教程,为学生创造了解试验场、体会战场的条件。”张湘说。
多年来,科技创新团队以军事科研项目为牵引,让学员切实了解实战的需求所在、困难所在,学生提出的每一个解决方案、每一种创新思维一旦被采纳,应用后都要面临实战的考验。这种围绕实战搞科研的氛围也让学员深感军事科研的责任和使命重大。
电子科学学院博士生袁木子2015年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国防科技大学深造,参与北斗科技创新团队的研发工作。以军事需求和工程实践为导向的科研模式让他得到快速成长:“军事科研项目攻关中注重研用结合,任何纸上谈兵的创新都经受不起可行性的论证,任何脱离军事需求的方案都经受不起可靠性的检验。经过在国防科技大学的‘淬火’,我相信自己在未来科研工作中会更加自信从容”。
记者告别国防科技大学时,新生入学工作刚刚结束。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天之骄子已一身戎装整齐列阵在训练场,入学军训中嘹亮的口号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国防战位的新生力量预示着国防科技大学这艘“人才航母”将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双轮驱动下,在新时代强军航程上破浪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