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
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张锐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玥
“这两年巡河的时候,经常看到江豚在水里嬉戏,儿时经常看到的画面又重新出现在眼前了。”9月28日,湖北省宜昌市渔业协巡队“护豚员”谢顺友坐在巡护船上,望着江水感慨。
56岁的谢顺友是宜昌市伍家岗区人,家就在长江边上。在此之前,谢顺友曾是渔民。“从我爷爷那辈开始就以捕鱼为生,父亲5兄弟都是渔民,养活了我们一大家子近40口人。”谢顺友说,小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坐在船上看到面带笑容的江豚了。他曾以为,自己会像父辈一样,在船上度过一生。
“临江坪江段曾是江豚最集中的活动区域之一,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由于过度捕捞、长江水质变差,江豚明显减少。”在江里“泡”了二三十年的谢顺友,对长江资源十分熟悉。“我们把江豚叫作‘微笑天使’,它就像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江豚越来越少,意味着我们的母亲河长江病了。”
为保护长江生态,2018年1月1日起,宜昌中华鲟保护区率先在湖北省实行常年禁捕,区内从事捕捞作业的渔民全部上岸,转产安置。同年6月,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联合宜昌市稻草圈圈生态环保公益中心申请了江豚协助巡护项目,先后聘请12名退捕转产渔民加入到协助巡护长江的工作中来,将捕鱼人转变为护鱼人,建立协助巡护员队伍。经过渔政部门的公开选拔,谢顺友加入宜昌市渔业协巡队,成为一名“护豚员”。
“每个月有3000元工资,比之前捕鱼的时候没差的。”谈起这份工作,谢顺友很满足,“长江边上再也看不到大烟囱,江水越来越清,小鱼儿越来越多,我儿时的玩伴又回来了,这是最让我开心的。”
对江豚有着同样特殊感情的,还有宜昌市知名摄影家刘曙松。生活和工作在长江边上的他,许多优秀作品都聚焦长江生态主题。2015年5月,刘曙松在宜昌长江以南的水域,发现有三四头江豚,于是开始将镜头对准这群稀客。
“江豚在水中非常活跃,游速快、出水时间短,很难抓拍到。”刘曙松告诉记者,经过长期观察,他逐渐掌握江豚的生活习性。宜昌江段的江豚活动区是至喜长江大桥到胭脂坝,约10公里水域。江豚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活动,少时两三头,多时10多头。
“今年7月,我发现经常观测的一群江豚添丁了。两头刚出生的江豚调皮地趴在妈妈背上,撒娇玩耍。”这让刘曙松感到很欣慰,以往难得一见的江豚,现在已经成了宜昌江段的熟客。“这与宜昌推进长江大保护的系列举措密不可分,长江水质变好,为江豚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和丰富的食物”。
近年来,宜昌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积极推进沿江化工厂、畜禽养殖场、砂场整治拆除工作,破解“化工围江”的经验在沿江省市推广。在全国首创研发推出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净小宜”,破解船舶污染物处置历史性难题。出台国内首个地级市环境总体规划,组建湖北省首个流域综合执法机构,开展跨区域、跨部门水资源保护综合执法,破解“九龙治水”难题。长江宜昌段水域全面禁捕,全市1744艘应退捕鱼船、3410名渔民全部退捕上岸。
“去年监测数据显示,宜昌江段江豚数量超过17头,至少有3个家族。”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莫宏源介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正在影响着每个宜昌市民。60多万名志愿者加入“三峡蚁工”生态公益行列,常年在长江边捡拾垃圾,保护长江母亲。全市40万中小学生同上生态文明课,成为“生态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