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二)|从艳红桃来看一支部队的接续帮扶
■侯鲁晋 中国军网记者 李庆桐
2008年的一天,武警黔西南支队李书红政委会同村党支部和农技专家通过对当地气候、土壤特点等条件进行勘察论证,规划桃树种植品种,发现普梯村具有合适艳红桃生长需要的条件,遂决定在普梯村引进种植艳红桃。
万亩艳红桃园喜获丰收。
回想当年桃树种植的经历,普梯村党支部书记郭成林感触很深。“武警黔西南支队党委在我们一筹莫展之际,邀请了农技专家对村里的气候、土壤特点等条件进行论证,建议我们将种植品种从绿化桃更换成艳红桃。万亩桃林只是支队对我们村产业帮扶的一个开端,现在已成为我们村的支柱产业。”
由于当时路途远、交通不便等多种原因,艳红桃育苗基地不愿意出多余的钱用于树苗运输。在这种情况下,支队李政委决定协调部队车辆,把桃树苗从育苗基地运至普梯村。树苗运到村里后,官兵与村民一道把桃树苗种在地里面。
共同修剪桃树。
村民以为,武警支队把项目引进来,把桃树苗种下去之后,就不会再来了。但是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支队带着一些技术工人和农业专家走到林间地头搞指导,组织村民搞培训,真正把技术传教给村民。
根据桃树的生长周期,三年后才能结果。这三年的时间里,村民自发组织修剪,支队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万亩桃林在官兵与村民的精心呵护下,长势甚好。
三年后,艳红桃开花结果,喜获丰收。村民首次收到除农作物种植之外的第一笔资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以前家里很穷,地里只能种苞谷和稻子,一年下来挣个几千块钱。现在我家栽了16亩桃树,桃子能卖1.5元左右一斤,去年卖了上万元,今年估计能有2万元的收益。”村民王统彪作为村里脱贫创收的亲历者,对此感慨不已。
看到收益那么大,之前没有参与种植的村民,现在也纷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其中。
初期,由于路况不好、路途远的缘故,商家车辆进不来,村民都是用箩筐、竹筐背出去卖,费工费劳又费时。
时任武警黔西南支队政委邵恩胜了解这一状况后,通过修缮通村公路、联系销售点、搭建交易市场等举措,帮助村民找销路,解决了艳红桃销售问题。普梯村于2017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
近几年艳红桃产业收入稳定,老百姓的日子也是一天一个样。支队凡事都考虑在村民前面,2020年初,支队杨雁冰政委邀请省农科院、州科技局相关领导和专家到村里面考察艳红桃升级换代的事情。
官兵帮村民打包艳红桃。
“现在艳红桃收入还那么高,怎么还需要升级呢,不知道升级之后会不会降低收入,遇到什么风险哦。”村民们心里还在犯嘀咕。
杨政委告诉村民,要想增收致富,就要改变思维。现在的桃树树龄偏长,树干老化,而且比起前两年的产量确实有所下降,所以带着相关领导和专家与村两委商谈,组织村民开个现场会,讨论对艳红桃进行品种改良,为的是让老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更新换代是怎么个更新法,换哪种水果呢”“更新之后收益怎么样,会不会比现在还少”“引进哪种产品,我们对这个产品不熟悉啊”……商谈会现场,炸开了锅,村民议论纷纷。
为了解决村民的疑惑和问题,专家一行带领村民去黄桃种植基地考察论证。听了种植基地工作人员的讲解,实地看到黄桃生长的现状和每年的收益,村民心里面有了更多的期盼,“升级换代”便成了村民解决桃树老化、产量下降的共识。
万亩桃林下看着武警官兵、技术工人和老百姓忙成一片的景象,村支书郭成林相信,今年艳红桃完成更新换代,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