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梦·黄河情】表里山河,在这里“黄河交响曲”奏响最强音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张晓君 发布:2020-09-20 11:15:45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山西,是一个人杰地灵的省份!绵延的黄土高原与奔流激荡的黄河造就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浩浩黄河水,在山西省境内流程九百多公里,无数美丽的故事被这条母亲河串联起来。在三晋大地上形成了无数蔚为壮观的黄河胜景,孕育出独特的黄河风情。

硕果丰收的金秋时节,“中国梦 黄河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西,探寻新时代三晋大地与黄河的故事。

穿越历史时空的更上一层楼

寻访一条河流,就是在触摸一部历史。

公元704年,时逢唐朝盛世,一位诗人登上黄河岸边一处楼阁,眼见黄河水自北向南流过蒲津渡,像母亲温柔的臂弯将此楼和背后的蒲州古城揽入怀内,向东奔流而去,便诗兴大发,遂迎风泼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让人们记住了有着“天下黄河第一楼”之称的鹳雀楼。

鹳雀楼外景

鹳雀楼名声最盛,当数盛唐。当时的蒲州古城被誉为天下六大雄城之一。然而,由于古蒲州乃三省交界之地,扼黄河之要,地理位置显著,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古鹳雀楼从建成后便常与战争和血腥相伴,命途多舛。元朝初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鹳雀楼同时被焚毁于战火之中。黄河第一楼盛景不再,成群结队的鹳雀再无栖息之所。至此后,无数文人雅士只能望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空留无数遗憾。

改革开放后,为了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永济人在这茫茫滩涂,又复建了这一千古名楼。复建后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外观四檐三层,内设六层,楼体总高73.9米,尽显盛唐风韵。鹳雀楼以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根基,以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形成“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的高远意境。时隔数百年,“更上一层楼”终于得以实现!

复建后的鹳雀楼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从“千古绝唱”到“极目千里”,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每一层每一幕都在诉说着三千年河东人民与黄河的相依共存。站在顶层处,与诗人一起眺望远方,茫茫田野一望无际,这里的人们依旧勤奋,正在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在茫茫三晋大地上,黄河像一条长长的白练横躺在上面,它是那么的温和,那么的平静!

千里瀑布一壶收

如果说鹳雀楼上极目远眺温柔的黄河是安静的,那么这里的黄河就是在发出“咆哮”!

这里就是驰名中外的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 张悦鑫 摄

据山西省网信办网络传播处处长池德生介绍,黄河水一路咆哮至晋陕峡谷时,河面宽度由400多米骤然收缩为50米,倾泻于落差30米的石槽中,因其形似茶壶注水,所以这个得名壶口瀑布。

1938年9月,正在抗日战争最为艰难的时期,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战演出队来到这里。每秒9000立方米的水量从40米高的河床上冲下,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而下,跃入深潭,溅起巨大的浪涛,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场面极其壮观。在冲天的雾雨和地动山摇的轰鸣声中,激发了诗人无限的灵感,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之后,冼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子,从此华夏大地回荡起了《黄河大合唱》的民族交响曲。

咆哮、激越、澎湃。这是黄河的性格,也是“黄河交响曲”的最强音。黄水奔流向东方,它积蓄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冲开绝壁夺隘而出,象征着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被这激流汹涌的黄河水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前进的步伐势不可挡。

如果说,鹳雀楼旁的黄河水宁静无息默默滋养代表着山西人勤劳朴实,稳重得体,那么壶口“咆哮”的滔滔大河水则体现了山西人勇敢而又为守卫故土九死无悔的坚定!黄河、黄土、黄皮肤。在中国,没有哪条河流像黄河那样,和整个民族有如此深厚的联系,正因如此,黄河养育的三晋儿女在那段亡国灭种的抗争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保卫黄河”的誓言。

奔腾不息的滔滔黄河。 张悦鑫 摄

一部《吕梁英雄传》,书写了三晋子弟的英勇,一首《太行山上》,唱出了山西人民的坚强,也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这片老区。黄河一过,便是延安。当年,作为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山西蔡家崖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和八路军120师师部驻地,山西蔡家崖承担着保卫延安的使命,同时也是红军东渡黄河进军华北的跳板,它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为保卫党中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新时代的大河奔腾

山西,黄河在这里奔腾向前。

长久以来,提起山西,在大家的印象中,首先出现的并不是黄河、太行山、鹳雀楼,而是“煤”。与山西的“煤”一起被世人所知的是山西的环境污染。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指出,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扎实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引导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芮城县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

近年来,从坚持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战略地位到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实施大气污染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山西省全方位、各领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生态画卷越来越亮眼。

黄河旅游一号公路、芮城县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大运新能源生产基地、汾河入黄口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等,随着文化、旅游、新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山西的天在变蓝,水土流失比例也在逐年下降。

良好生态环境是民之所愿,是人民共有财富。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山西就一定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沿黄两岸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新山西。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在新时代的大河奔腾中,三千年浑厚历史底蕴的山西,再出发!

 

责任编辑:杨凡凡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