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陆战之王”驰骋疆场
■李晨
“它是我的‘老战友’,这份光荣属于我们俩!”
每个老兵都有自己珍藏的情怀,郭建川也不例外。
2018年1月3日,当习主席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的时候,会场之外的郭建川正在保养99A坦克。
新年伊始,燕赵大地依然春寒料峭。刚接好的开水放到户外,不一会就变成凉水。为了不让手套沾水被冻住影响进度,郭建川就摘下手套,拿着毛巾一点点擦拭99A坦克,哪怕是自己的手冻得像胡萝卜。
开着价值不菲的“陆战之王”,郭建川却连几块钱一把的毛刷都要省着用。除非用到“炸毛”,否则决不用“藏起来”的新毛刷。寒气把履带缝里的土冻得结结实实,郭建川一会用刷柄“砸”掉泥土,一会又用小指头再抠一遍……
在中部战区陆军某部训练场,习主席登上的正是郭建川开了9年的99A坦克。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主战坦克,“陆战之王”威风凛凛。
当了19年的坦克驾驶员,郭建川能敏锐地感受到每一代装备的细微变化,也知道如何才能把它们照顾妥帖,把性能发挥到极致。从86式步战车到99A坦克,驾驶过十几种车型的郭建川经历了陆战装备的多次换装,也亲眼见证了从落后于人到一路赶超的飞跃。
装备换代带来战斗力升级。“‘能打仗、打胜仗’不只是一句口号,你真的要像打仗一样去训练。”郭建川谈起习主席视察后部队训练最大的改变,这样说道。
真在哪?真在每一个训练课目上、每一个细节要领上、每一种装备操作上,官兵们都要练到最“真”。
墙一样的断崖,坦克“立”上去只要0.8秒。
车体两侧悬空,放眼四周只有蓝天和白云,说不“懵”是假的。以往该课目训练,考虑到安全因素的影响,官兵们大都不敢放开手脚去练。如今,不仅要练,而且要加大难度练。
为了克服大家的心理障碍,指战人员和操作人员反复研究训练方案,设想了所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坦克“立”起来后怎么操作?如何克服操作人员的心理障碍?
去思考,去训练,心里有数,脚下才不慌。郭建川先将课目练熟、练透,再将经验教给操作人员,每个人都不再只顾着自己过关,而是要人人必须过关、难度不断升级。
这一点,郭建川的老班长丁辉也深有体会。以前火炮射击,命中就是合格,现在,还要在靶子上画环数,打得又稳又准才算过关。
表面看起来沉稳、内敛的丁辉,一聊起坦克就手舞足蹈起来:“我只要听到坦克发动机的声响,就能判断出车速是不是达到规定标准;只要闻一闻气味,就能分辨出泄漏的是传动油还是机油。”
在习主席向全军发布训令后,丁辉带头驾驶坦克奔向野外驻训地域,一待就是11个月。在遍布模拟反坦克雷的深水池中练穿越,在满是沙棘树的戈壁荒漠练机动,一次次冲击爬断崖,每一天都在挑战极限。而这,也成就了丁辉的底气。
“作为‘松骨峰英雄连’的一员,别人的优秀,只能算我们的合格!”
松骨峰,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朝鲜地名。1950年11月,朝鲜中部某地四周山峦丘陵延绵起伏,无边无际,皑皑白雪覆盖了山头。侵朝美军在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围歼后,仓皇向南逃窜。为了阻断他们的退路,志愿军某部三连的勇士们在极其严寒的天气下长途奔袭,提前十几分钟抢占了松骨峰高地,还没来得及挖好工事,惨烈的阻击战就打响了。
美军为了逃命,疯狂地向卡在松骨峰这个小高地上的志愿军连队发起一轮又一轮进攻,但志愿军将士就像钉子一样铆在山上。这场朝鲜战场上最惨烈的战斗,全连打得只剩下7个炊事兵。英雄们守住了阵地,也成了中华儿女心中“最可爱的人”。
2018年初,习主席站在该部军史馆反映松骨峰阻击战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前,感慨地说,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战斗作风很顽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血脉传承,如何才能让骨头更“硬”?
几年前,随着各型数字化装备的陆续列装,改革转型的阵痛、前所未有的挑战都向“杨子荣英雄侦察连”的官兵们袭来——
以前,侦察兵们跑步“如闪电”、水深“能泅渡”、山高“敢攀登”、“擒拿格斗”显身手。如今,他们还要熟练操作无人机侦察敌情,通过雷达、光电图像判断敌军动向,用目标定位系统获取情报……
从体能、技战术过硬,到“脖子以上”更过硬,班组乃至单兵要发挥战役战略层级的巨大作用,这一跃迁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塞外某演兵场,一场红蓝对抗激战正酣。蓝军自以为已抢占先机,殊不知他们的部署和动向早被无人机和侦察车摸得一清二楚。“某侧发现自行火炮!请迅速接收目标信息!”操作手瞬间锁定目标,激光定位,编辑目标情报,录入数据库后,地图上闪烁的蓝色军标被瞬间拔除。
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一个侦察兵就是一支胜战队伍!
战争是血与火的考验,胜负全在于体系优势孰强孰弱。强军路上,血性不能丢,本领更要强。驾驭新型装备的官兵们,目光紧紧盯着“当那一天来临”的时候。他们或“有名”,或“无名”,但都在用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践行着领袖的嘱托,续写着今天的故事和明天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