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69年,是一个老兵的回家路。
2015年6月,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乘高铁抵达杭州站。站台上,部队领导列队欢迎。
对参与接待这位老人的六连排长王刚来说,5年了,那些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老人叫刘雅臣,1939年参军入伍,1940年7月入党。1946年10月在集宁战役中为掩护新兵,被敌机炸断腿部,伤愈后返乡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老部队一路转战南北,刘雅臣就此与连队失去了联系,也因此失去了党组织关系。
返乡后,几十年的时间,刘雅臣一直都在寻找老部队。可是由于老部队番号数次变更,驻地也几经调整,找到老连队和党组织的心愿迟迟没有实现。终于在2015年,经过多方努力,刘雅臣老人找到了自己的老连队。在确认连队老兵身份、恢复党组织关系的第一时间,刘雅臣老人要将自己积攒了多年的5万余元当作特殊党费交给组织。考虑到老人的生活并不宽裕,连队党支部反复做工作,最终没有收。但执拗老人后来还是将这笔积攒了69年的特殊党费捐给了连队在江西九江资助的一所希望小学。
两年后,王刚提干到北京上学。在入学后不久,像之前连里到北京上学的李锡超班长一样,他拨通了老爷子家的电话,代表连队上门看望老人。
一个周日的上午,王刚匆匆赶到老人位于北京海淀区人大附近的家中。一进门,就看到老人正端坐在沙发上。老人的女儿告诉他,老人头天知道老连队的人要来看望他,一宿翻来覆去睡不着,早早地就起来了,这一坐就是2个多小时。
“老头儿倔得很。说是‘娘家’来人了,必须得板板正正地坐着等。这么大岁数了,谁劝也不行。”女儿轻轻地叹了口气。一个上午,老人和王刚聊了老连队的很多事。
王刚在北京上学的两年时间,每次去刘雅臣老人家,无不切身感受到这个老兵对党组织的赤诚,对老连队的深情,对早已离世的刘四虎、尹玉芬等老战友的怀念。而老人念念叨叨最多的,还是在老连队的那段战斗岁月。
解放军的连队,对于千千万万个像刘雅臣一样的老兵,是心灵的归宿,是信仰的寄托,也是魂牵梦萦的地方。这种值得用一生去追寻的情怀,也只能诞生在一个有着共同精神信仰和理想追求的地方,这种魅力穿越时空,恒久不息,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