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啃下“硬骨头”、补齐最大的短板?如何久久为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确保脱贫真正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考验?连日来,“脱贫攻坚”“增收致富”俨然已成为云南各地的代表们热议的热门话题,代表们带着各自的成功经验、策略建议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扶贫经验、寻求脱贫金点子。
(代表团全体会议和分组讨论)
“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即将消除。”在过去的一年里,云南省实现95%的贫困人口脱贫、95%的贫困县摘帽,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根”“斩穷根”,创造了历史奇迹,广大干部群众更是坚信了“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信念。
(代表团全体会议和分组讨论)
产业兴、农民富。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脱贫方式之一。今年省人代会上,不少地方的代表们带来了产业扶贫的喜讯。
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沧源县县长周平代表介绍,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沧源县的最大难题,2014年全县贫困乡(镇)占比达50%,建档立卡贫困户1.11万户。5年多来,沧源佤族自治县通过开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等措施,累计脱贫11627户43258人,老百姓的收入由2014年的人均2000余元,到现在人均10690元。
(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沧源县县长周平)
周平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打造若干‘亿元产业’目标,持续提质增效核桃、橡胶、甘蔗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肉牛养殖、沃柑、竹木产品等新兴产业,打响‘佤’字头系列品牌,同时抓实劳务输出就业、持续巩固基础保障、大力改善人居环境,以全新面貌推进乡村振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
(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永善县长傅再胜)
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永善县长傅再胜介绍,2013年,永善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020户160273人,贫困发生率38%。通过多轮动态调整,到2019年底,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234户180195人,累计出列贫困村(社区)139个,脱贫39608户17423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5%。
“告别贫困,对于这个地处乌蒙腹地的山区县而言,实属不易”。傅再胜说,通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永善县脱贫攻坚机制更加健全,减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改观,农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据统计,全县累计整合各类资金115.94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和基础设施建设,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未摘帽的县和贫困人口要打好歼灭战,扎实开展百日总攻行动,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开展大排查,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确保剩余9个贫困县、429个贫困村、44.2万贫困人口上半年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当前还有173户836人未达到脱贫标准的丘北县,为达到确保今年6月底前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的目标,将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机制、贫困动态帮扶机制,聚焦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饮水安全等8条措施,开展责任压实、挂牌督战、抽查复查、督导督查、资金保障等专项行动。
(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丘北县县长杨波)
“丘北是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一体的山区农业县,也是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2014年以来,丘北县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产业、就业、饮水安全等惠民项目,实施了2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7797名干部职工挂包帮扶17621户贫困户,全面改善了群众生活生产条件。”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丘北县县长杨波介绍。
无论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还是带动群众脱贫致富,都离不开科技支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永胜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技术推广所所长熊竹兰时刻将人大代表的责任扛在肩上,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脱贫中发挥优势、开拓创新。
(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永胜县林业和草原局林业技术推广所所长熊竹兰)
熊竹兰介绍,永胜县是林业大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发展生态经济双赢优势林果产业,是实现永胜山区持续脱贫的重要途径。在她的带领下,持续开展了以核桃、花椒、石榴为主的特色优势林果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2014年以来,在全县15个乡镇开展经济林果技术培训230场15870人,涉及贫困户7680人,培训出了一批科技示范户、种植能手、乡土专家、农村致富带头人,特色林产业建设因她的付出提升了科技含量,数万林农得而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