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年华遇上一场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世界各地的青年们纷纷行动起来,以各种形式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
战“疫”中的青春之歌
■解放军报记者 许怡真
4月25日,在北京市海淀区集中分流点,“青年防疫小分队”队员杨紫缨(中)和于平(左)在等待所属街道的离鄂返京人员。新华社发
“为了更多人的安全和健康,新的一天大家都得加油干。”进入3月以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控最前线,有一群青年突击队员正引导入境者,组织大家有序完成各项入境程序。
随着“外防输入”任务升级,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近来成为中国新冠疫情防控的前线。在这里,有迅速成立的数十支青年突击队,负责24小时不间断严守“国门”。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紧护目镜或面屏,在航空器登临检疫、重点国家和非重点国家入境人员健康申明卡审核、流行病学调查等多个区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口罩虽然遮住了他们的面庞,却遮不住那一双双坚毅的眼神,这群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
回望这个春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世界各地的青年人纷纷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在各自力所能及范围内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疫情暴发之初,世界各国青年组织通过一箱箱医疗物资、一句句真挚的问候,与中国青年一起抗击疫情。当中国医疗专家组前往各国支援抗疫之时,又有许多掌握多门外语的各国青年主动请缨担任翻译。他们的战“疫”经历或温暖、或感人、或充满力量,无不展现出青年人在逆境中乐观果敢、勇挑重担的责任与担当。
在阿富汗西部赫拉特省,5名年龄仅在14岁至17岁之间的女孩们也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方式为抗击疫情出力。她们的家乡赫拉特省,是阿富汗最早出现新冠确诊病例的地区,一度也是阿富汗疫情的重灾区。截至4月22日,阿富汗医疗设备严重短缺,全国只有400台呼吸机。“在这场疫情中,阿富汗人应该为阿富汗作出贡献。”于是,她们便尝试利用汽车零部件制造一台简单的呼吸机原型机。在阿富汗企业、本土医疗专家的帮助下,现在她们正在与来自哈佛大学的专家一起合作制作这台原型机。正是凭借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她们的梦想正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愿望。在埃及开罗,经营一家小餐馆的年轻女孩凯瑟琳·拉法特得知当地医护人员的正常饮食成了大问题后,觉得自己可以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她和哥哥每天都会准备400份包含鸡肉、米饭、沙拉、汤和面包的餐食,送往医院或分发给一些低收入人士。转眼间,拉法特已经坚持约一个月时间了。能在疫情防控中出一份力,她感到很欣慰。
全球战“疫”,世界各国的青年“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这是他们不一样的青春之歌。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青年就是当今世界的希望。疫情过后,这些青年又将回归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但他们在这场疫情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奉献精神已牢牢印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