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兵”故事的背后:淡泊名利 践行初心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常菲责任编辑:杨晓霖
2019-11-22 17:34

穿上军装,他是渡江“敢死队”中的一员,是枪林弹雨中走出的战士。抢占渡口,攻敌堡垒,冲锋在大军阵前,为民族安危舍身取义。

脱下军装,他是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功臣”。修建碧山,牢筑堤坝,奋斗在工程一线,为国家的富强之路铺牢基石。

这一系列令人为之触动的经历,早已是百岁老兵陈训杨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陈训杨——这个让绝大多数人都感到陌生的名字,属于一个生活在江西省高安市大城镇洲上村的百岁老人。

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却是一位曾身经百战的老兵,先后参加过渡江战役、西南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在“渡江战役”“解放江山”等战斗中,荣立一等战功二次,三等战功一次,获得的光荣称号有“水上英雄”、“行军模范”……

然而在此后六十余年,这位百岁老兵的过往经历却被他本人深埋于回忆之中,不为人知,甚至连他的亲孙子陈传球都不曾知晓老人的事迹。直到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进行退役军人统计时,他的丰功伟绩才走向了大众的视野。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老人从战火硝烟中走来,在一次又一次惨烈的战争中差点失去生命。伤痛、流血、家人离散等重重磨难,从未动摇他内心深处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在返乡复员后,本可凭借烙印着鲜血的赫赫战功,换取众人的尊敬与爱戴,但他却将这段荣耀的过往藏于心中,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既未向组织表过功,亦不曾在闲暇时对子孙谈及过往,甚至在伤病复发,承受左眼摘除的不幸时,心中所铭记的道理依旧是不给国家增添一丝负担。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这样一位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安危、社会安定紧密联结在一起的百岁老人,纵使解甲归田,依旧不忘初心,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山不争高自成峰,铸于这位老兵灵魂深处的高风亮节与赤子情怀,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树起了一面榜样的旗帜。

和平年代,能够展现共产党员风骨的最好途径,莫过于在历经重重风雨考验的同时,坚定矢志不渝的信念。生活中总有着更崇高的精神境界值得我们为之感触,为之追求,乃至牺牲。这位百岁老兵无疑就是将这种信念与精神熔入了生命的老一辈革命英雄。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回首这位期颐英雄的漫漫人生路:拼搏在战场上,以一份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念,肩负着救国救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归隐于田园中,以一份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情怀,践行着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的党员初心。陈训杨老人是人民的英雄,是时代的楷模,是革命道路上一座朴实巍峨的丰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他的事迹和贡献也将在历史的篇章中留下绚烂的一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