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东北振兴 】辽宁发展探索:多“引擎”发力驱动经济振兴

来源:中国经济网责任编辑:杨凡凡
2019-09-29 08:50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镇,在这里曾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炉铁水、第一根钢轨、第一张热轧板、第一根超高压管的样管、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为中国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新时期,国家实施新一轮东北全面振兴战略,辽宁省肩负起了引领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全方位创新改革试验的重大使命。

“新时代东北振兴”主题采访辽宁线媒体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肖霄 摄

9月20-25日,“新时代东北振兴”网络主题采访团先后走进沈阳、鞍山、盘锦、大连市,走访了多个高新产业园区、代表性工业企业,以及新兴产业公司,探寻新时期、新形势下,辽宁省多产业蓬勃发展,驱动当地经济振兴的火热势头。

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机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型、领军型企业,主要生产大型离心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各种核电、工业用泵以及汽轮机、风电机组等重大技术装备,被誉为“国家砝码”、“大国重器”。

“就像心脏在人体中的作用一样,我们所生产的就是‘工业心脏’,一个国家工业是否拥有这些核心装备的研制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和国防安全。”沈鼓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孔跃龙告诉记者。

从引进国外压缩机技术,到自主研发替代进口,打破行业国际垄断格局,再到创新驱动企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升级。如今,在高端装备转型方面,重大项目订单已达到了集团订单总数的79%,服务型制造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7%,集团出口订货业务也正在以20%速度增长。

成立60多年来,沈鼓集团的成长伴随中国能源化工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历史,也亲历和见证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借力”到自主研发再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成长过程。

1984年建市的盘锦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却是辽宁乃至东北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等矿藏资源,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1亿吨、天然气1784亿立方米,形成了以油气采掘业为基础,以石化及精细化工为主导,装备制造、轻工建材、电子信息、粮油深加工等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2019年,全球石油巨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利安德巴赛尔公司与国内企业的合资项目先后落户盘锦,两个项目投资均超百亿美元。项目建成后,盘锦将成为世界级聚烯烃、化学品生产基地,并带动精细化工及生产性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预计拉动产业投入超过千亿元。

盘锦市委书记付忠伟对此怀着强烈期许:“预计2023年项目建成后,盘锦将形成4000—5000万吨/年炼油、400—450万吨/年乙烯,按照这个能力能产生4000亿产值,能产生1000—1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税收将达到200亿到300亿。现在盘锦每年1200多亿元生产总值,而1000—1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等于再造一个盘锦。”

二、高新产业集群拉动经济增长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对东北振兴提出6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就包括“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创新是引领振兴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尤其重要。此次主题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走访了辽宁省多家高科技产业园区,实地感受老工业基地从制造到“智造”的巨大转变。

在大连市金普新区,这里聚集了来自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建设的近100个项目,培育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港航物流等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具备了在相关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018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7.9亿元、增长7.5%,占大连31.8%,占辽宁9.7%。

沈阳国际软件园位于浑南核心区,截至2019年二季度,园区入驻企业1126家,驻园企业员工总数近35000人。驻园企业的业务涵盖工业软件与工业设计、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物联网、智能应用等软件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3家,上市公司及子公司87家,高新技术产业蔚然成荫。

在风驰网际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副总裁金雪向采访团介绍了包括物流基地视频管控平台、视频智能分析大数据平台、铁路信息大数据综合研判系统在内的多种产品。

经过多年发展,风驰公司已经是国内知名的铁路信息化技术及服务供应商,是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供应商,还承担着铁路视频通信专网的运维工作,2018年公司收入2亿元。

“公司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科技人才,我们的科研团队中90后员工占总人数的50%,公司有八位博士,分别带领各自的产品线。而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沈阳人,在沈阳创立公司就是想助力家乡东北的振兴。”金雪告诉记者。

如今的浑南区,肩负着引领区域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任,正在描绘着沈阳发展新蓝图。

三、新兴产业提速发展势头强劲

随着辽宁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对辽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2018年,辽宁全省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创历史新高,国家级高新区排名总体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5%。

作为中国首家专注磁科技应用产业的集成企业,迈格钠磁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绿色工厂,也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它以“高可靠性、长生命周期、低噪音、高效节能”的“磁动力系统”替代传统动力系统,满足工业节能及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核电、风电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抢占稀土永磁高端制造高地。

2018年“迈格钠”实现营业收入16189万元,净利润4213万元。其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节能技术是继耦合技术、电力变频驱动技术后的又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性技术,已被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列入国家节能先进技术目录,在工业领域的耗电大户(风机、水泵)中全面推广,可创造超万亿元级市场。其永磁涡流柔性传动节能装置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5%以上,永磁无源柔性制动系列装置和永磁悬浮轴承则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

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下,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产业、推向市场是目前很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所遇到的大问题,而同时,市场和产业也迫切地需求新的技术、优秀的研究成果成为它们继续发展的源动力。沈阳中科创新产业孵化园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面向中国科学院中青年科学家创新创业服务为主的科技孵化器,旨在打通科技人员创业“最后一公里”。

“大量优质的院校科研成果停止在研究结项报告,没有转化为市场应用,而企业通常也不会进行成果转化这个阶段,好的技术成果与市场和产业的大门经常隔着’一公里’的障碍而无法实现对接。我们就是致力于做好这最后’ 一公里’的铺路人,成为技术与产业间的坚实桥梁。” 沈阳中科创新产业孵化园有限公司董事长郗凤明告诉记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目前中科创新产业孵化园孵化成功率在50%左右,打造了新的区域产业增长点,进一步助推东北振兴。

四、绿色产业加速萌发助推高质发展

大连庄河市,在黑岛40多平方公里的近海海域,碧蓝辽阔海面上,数十台重达500多吨、距离海面约30多层楼高、单个叶片60多米的“巨无霸”风电塔筒林立,这里是东北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中国三峡庄河海上风电场。

大工业时代,这里曾以万台机床县而享誉全国。然而,在新科技浪潮席卷的时候,庄河却落伍了。新形势下,庄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290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优势,和绝佳的海上风力资源,开始布局海上风电项目。2015年,庄河与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了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权协议,并用时13个月完成了项目核准,创造了当时海上风电核准最快的“庄河速度”。

据三峡新能源公司大连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卫民介绍,三峡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7.14亿千瓦时,可满足4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5700吨,减少森林砍伐约25万立方米。

海上旋转的风机,转出了绿色能源,也转出了庄河的效益,带动了风电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海上风电开发的背后是风电装备制造业、风电服务业的融合。目前,以中船重工为龙头的风电装备产业园已经建成投产,这是东北第一个海上风电产业配套项目,世界上最长的83.6米的风电叶片在这里下线,未来这里将成为我国海上风电装备的重要生产基地。大连庄河,正在以自己的活力,引领着东北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同并进的发展新模式。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特色化和绿色化发展方向,辽宁正在不断凝聚着创新和活力,奔跑在由制造大省加快向制造强省转变的道路上,谱写着助力东北振兴的崭新篇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