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塑造官兵灵魂?他从这两封家书中找到了灵感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肖瑛 杨进 陈胜责任编辑:姬彩红
2019-09-27 03:34

“高格调”不等于“唱高调”

■陈胜

新时代,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才能高效开展?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既要坚持“高格调”地开展教育,也要把“高格调”与“唱高调”区别开来。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保持“高格调”,这是我军由来已久的传统之一。早在古田会议上,就确立了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强调讲问题以理服人,说事情理深意透,发挥真理不可抗拒的征服力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之后我军长期的实践也表明,保持“高格调”有助于最大限度地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思想性、战斗性。

与保持“高格调”相比,“唱高调”无论是从教育目的、形式还是效果上都截然不同。从目的上看,“唱高调”者动机出于“私”,常为沽名钓誉;从形式上看,“唱高调”者因怕人发现自己“假唱”嗓门常会偏高;从效果上看,“唱高调”者的所谓施教常开“谎花”。这样的教育肯定激不起官兵思想共鸣,更不用说会内化为动力。

两相对照就不难发现,要想思想政治教育事半功倍,就必须保持其“高格调”地开展。

但是,保持“高格调”绝对不是指施教者高高在上、面无表情。恰恰相反,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格调”往往来自于施教者的低姿态与亲和力。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做官兵思想工作的。如何使教育有的放矢?首要的一点是要能进入官兵的内心。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从中不难看出,尊重需求仅次于自我实现需求的排名。这就决定了,施教者在做思想政治工作和开展教育之前,必须给予官兵必要的尊重。

实践也一再证明,施教者如果能做到平视官兵、付出真心,官兵就越容易接受教育的内容。如果施教者讲课时“眼睛都是亮的”,就由不得战士不信这种关爱与真诚背后蕴含的道理。

那么,施教者的亲和力从哪里来?一是真正关注。官兵的每个成长阶段精神需求都有所不同,施教者只有真正关注,才能把握住关节点, 有针对性地激发官兵参与教育、接受教育的热情。

二是启发主动。施教者要在把握官兵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当幕后的导演,积极引导官兵在教育中唱主角,将教育从单方灌输引向双方对话,从被动接受引向自主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官兵独立解决成长中思想问题的能力。

三是付出真情。要真正以情感人、以心化人。善于发现官兵的优点和长处,多用欣赏的眼光看部属,帮助官兵树立自信、挖掘潜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