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70年”:从绿化祖国到建设美丽中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作者:代江兵责任编辑:姬彩红
2019-09-26 08:56

“礼赞70年”系列报道之五十

从绿化祖国到建设美丽中国

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山西省右玉县,解放初期林木覆盖率不到0.3%。“要想风沙住,就得多种树”。经过几十年“绿色接力”,右玉从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右玉县干部群众在荒山荒坡植树。(资料图片)

2019年8月18日,游客在江苏省扬州市渌洋湖湿地公园的“水上森林”游玩。初秋时节,渌洋湖湿地公园内,水杉、池杉郁郁葱葱,美如画卷。孟德龙 摄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连年战争,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有计划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1955年,毛泽东提出“绿化祖国”。1956年1月,中央提出《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地、荒山。

1956年3月1日,陕、甘、晋、豫、内蒙古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在延安召开。当天,延安大礼堂门口悬挂着两幅醒目的标语:“青少年们!绿化黄土高原,控制水土流失,和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作斗争”;“青少年们!都来采种育苗,植树造林,护林防火,让祖国河山更加美丽”。

23岁的浙江林业技术员黄根品,运送花木到延安参会。当时延安满目的荒山秃岭,让他十分震惊。中央给大会发来的贺信,更激发了黄根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当即提出申请,“我志愿留在延安,建设延安。”会议结束时,主持人宣读了浙江省委批准黄根品申请的电报。

让延安四季常青,是黄根品最大的愿望。除了从杭州带来水杉等优良花木进行引种,1956年冬天,他又冒着风雪到四百里外的黄龙山,挑选了33棵有10多年树龄的油松运回延安,通过保持土团完整、冻土移栽的方法,分别栽在中央大礼堂、杨家岭和宝塔山、凤凰山上。第二年夏天,33棵松树棵棵长得油绿。

1964年4月,黄根品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站在松树下表示:要把延安打扮成“春季桃红柳绿,夏季百花齐放,秋季红叶迎霜,冬季松柏常青”的革命圣地。冬去,春来,黄根品扎根延安植树造林23年,被称为“延河畔上一棵柳”。

改革开放,让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走完了许多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之路,但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一段时间内成为民生之患、民生之痛。

直面现实,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并体现到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中。1978年宪法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3月12日设为植树节。此后,每年春季,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参加义务植树,从来没有间断过。

1988年3月3日,一个老人来到大亮山。他是刚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的杨善洲。此前,他婉言谢绝了上级让自己到省城安享晚年的安排:“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森林。”

大亮山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东南44公里,海拔2619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大规模滥砍滥伐,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周边村民要吃水,得爬五六公里山路。遇上红白喜事,主人不但要建一个“礼簿”,还要建一个“水簿”,乡邻送来的水,来日要足额归还。

杨善洲在大亮山上组建“国社联营林场”,吃住都在山上。山里没房子,自己动手建了几间油毛毡房,用于办公和住宿。床是用木桩和树枝搭的,门是荆条编的,夏天热,冬天冷,下雨天被子常被淋湿。偶尔下山几天,老鼠就把被子咬得到处是窟窿。

没钱买苗木,杨善洲就发动全场林工一起到街上去捡果核。见到的人说,你一个地委书记到处捡果核,多不光彩。杨善洲说:“我弯弯腰,林场就有树苗了,有什么不光彩,等果子成熟了,我就光彩了。”

一个个小果核,逐渐长成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果树。22年过去,杨善洲带着干部群众植树造林5.6万亩,曾经风吹石头跑的大亮山重新披上绿装。2009年4月,杨善洲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他说:“这笔财富从一开始就是国家和群众的,我只是代表他们在植树造林。”他去世后,大亮山林场改名为“善洲林场”。如今,施甸的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17.1%升至50.7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回应人民所想、所盼、所急,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前所未有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把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把污染防治纳入三大攻坚战,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林场第一代务林人、73岁的陈彦娴接过奖杯。这不仅是对塞罕坝人的肯定,也生动诠释了中国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塞罕坝,解放初期是一片荒原。1962年以来,林场的三代创业者接续奋斗,在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高寒荒漠上,培育出110多万亩人工林,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

随着绿色发展提速、产业转型升级,塞罕坝人既有效地保护了绿水青山,同时也收获了金山银山。

木材生产曾经是塞罕坝林场的支柱产业,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但最近几年已降至50%以下。第二代务林人,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说,过去种树为了伐木取材,现在种树为了增林扩绿,提供生态产品。“同样是树,却能做不同的文章,与其卖木材,不如卖整株苗木。”刘海莹说,林场培育的优质绿化苗木,销往京津冀、内蒙古、甘肃等地,每年收入超千万元。

从朴素的生态观念到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这是一个重大变化。林场利用边界地带、石质荒山和防火阻隔带等无法造林的空地,建设风电项目,以可观的风电补偿费反哺生态建设。去年8月,塞罕坝林场在北京环境交易所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预计可给林场带来过亿元的收入。森林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山野特产等产业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这片林子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林场副场长于士涛是个“80后”,已在这里工作14年,皮肤黝黑,脸庞上两团“高原红”。建设塞罕坝的重任已经落在了年轻一代的肩上。“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的底色,更是未来不懈的追求。作为塞罕坝新一代务林人,我的责任就是守护好这片绿色。”于士涛说。

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我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1.66%,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人工林保存面积6933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生态兴则文明兴。从扎根延安的黄根品,到奉献一生的杨善洲、谷文昌,从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60年“绿色接力”,到三代塞罕坝人的接续奋斗,一个个“染绿”“复绿”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70年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不断深化,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

正是基于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载入宪法,成为党和国家最根本的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继往开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坡过坎,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九月,长城脚下、妫水河畔,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在让世界认识一个绿色的中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代江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