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心相印的“共振点”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胡晓宇 通讯员 刘海洋
教育应因人因事因地因时制宜——
你不用天天去讲,只需要在“关节点”去说和做
“能不能推迟一两天出发?”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中队长杨枫,询问大队长钟智锋时,眉头拧了个结。
原来,飞行训练了一天的杨枫突然接到紧急任务:正在高原执行任务的飞行员陈刚将去执行另一项任务,三日内你接替轮换!
“任务比天大”在飞行员心中根深蒂固,杨枫之所以询问能否推迟缘于心焦:妻子怀孕4个月妊娠反应不小,明天自己还要飞行,后天就要出发,给妻子储备食品的时间都没有……
“任务环环相扣。没办法推迟!”大队长回答。
“明白!”杨枫去做飞行准备,教导员秦天龙脑子里却仍在转动:怎么让飞行员不带心事出任务?
与大队长商量后,他们将杨枫第二天的工作计划由飞行改为值班,以便他做出发准备,然后拨通他妻子的电话,说明组织上对杨枫执行任务的信任,叮嘱她有事找大队。年轻的她通情达理:“不用担心!过几天我回父母家,让他安心飞行!”
杨枫按预定计划飞向高原。随后,他的妻子被专人送到机场。秦天龙细心追踪,直到她安全抵达家乡,又拨通杨枫电话让他放心,并和在高原的飞行大队教导员董蓓蕾对接。此后,杨枫便心无旁骛地驾机执行战备任务……
“飞行中的思想问题,往往由机场外的现实问题引发。你不用天天去讲,只需要在‘关节点’去说和做。而‘关节点’就是官兵急需组织的‘关心点’。”秦天龙是停飞的飞行员,任基层政治主官5年,对搞好基层教育颇有心得。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这支部队长期分片执行演训任务,像杨枫这样需要关怀的官兵很多。部队坚持因人、因事、因地、因时制宜,让“机场课堂”随部队一起“动”,确保飞行千里教育不断线、部队形散神不散。
2018年3月,机务一中队指导员叶飞忧心起来。部队远赴沿海驻训数月,任务压力、家庭困难等现实情况交织,紧张等情绪在官兵中蔓延,如何消除负面情绪凝心聚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口吟诵着这句古诗,叶飞脑海中划过一道彩虹:组织“战地家书”活动!让官兵通过与家人“隔空对话”表达情感、释放压力、获得家庭激励。
定制信封、信纸,印上团队“贺兰飞狮”标志和“战地家书”字样……一个个细节蕴含着荣誉感和战地情。一时间,团队出现了新的景象:官兵们给家里写信,叶飞代表支部给官兵家里写信。一同塞进信封的,还有他亲手为大家拍摄的战机前“最帅军装照”。
叶飞的信,有一封寄给机械师田琪的父母。这名毕业于地方大学的年轻人,刚来部队不太适应紧张的节奏。支部派人疏通引导,他听不进去,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叶飞了解到田琪的孩子身体虚弱频繁住院,便主动去看望,协调旅机关为他解难,使他的工作态度发生转变。可叶飞与他谈心时,发现他依然心事重重。深入了解后才得知,他和父母因家事几乎断绝联系。
满满一袋“战地家书”寄出后,很快,半数以上亲属以信件、微信和电话等形式热情回复,爱与理解弥漫在驻训场。田琪的父母了解到儿子的进步和成长,回了一封长信。
心结解开了,田琪像换了个人,去年圆满完成三次重大演训任务。
“家是官兵心中最温暖的港湾,部队、官兵和家人共同撑起爱的天空,庇护战鹰安全起降……”旅政委张红平介绍,他们建立并延伸 “亲情热线”,搭建官兵与家人视频、音频多种联络平台,还坚持以召开家属座谈会、登门慰问等形式,做实家属就业等暖心聚心工作,打造永不下课的“课堂”。
教育的成效来自于更多的换位思考与共融——
没有谁愿意选择拒绝接近,关键是能不能找到“交汇点”
警卫连指导员李考2017年上任时,“王者荣耀”电竞游戏在连队“嗨翻天”。每晚休闲时间,这名年轻指导员也和战士组队“团战”,一路拼杀到高端段位“最强王者”。
“从各自为战到团队配合,段位越高越要依靠集体的力量,这一点上我们要汲取经验。但游戏不是真实世界,一年内能到达顶峰,也能掉到低谷……”有一天,他开讲《处理好游戏和工作的关系》教育课时,官兵们明白了他争夺“最强王者”的用意,也被他的现身说法牢牢吸引。
之前,李考细致观察,发现身边这些“95后”官兵,虽然贴着手机控等标签长大,但绝不缺乏职业梦想。警卫连的哨位点遍布机场和营院,战机飞行时,战士就在机场值勤。夏天的正午,跑道温度达50℃,每名战士浑身湿透,但始终坚守岗位。
“到军营想收获什么”“想打游戏干吗来部队”,李考尖锐的提问发人深省,休闲时间“院外静悄悄,扎堆打游戏”的场景迅速改观。如今,图书室坐满正在阅读的官兵,篮球场上传来阵阵喝彩声……
“找准交汇点、共鸣点,谁还会执意转身而行呢?”李考最欣慰的是,去年,这个连续获得先进的连队又创新纪录:4名士兵考上军校。
某连担负着为战机加充氧气和氮气的任务,工作紧张忙碌。每周五晚饭后连队发放统管的手机,看抖音、刷视频,是官兵最惬意的时光。一个周末,指导员李亮路过制氧班门口,只见下士廖子懿边向大伙推荐抖音小视频边分享心得,身旁众人手指不停地在手机屏上划动,不时发出感叹声。
廖子懿想法新潮,说话幽默,入伍前是表演系本科生,拍摄的微视频走红网络,是名副其实的校园“网红”。李亮本想走进班里,可看着大伙脸上灿烂的笑容,推门的手又缩了回来。抖音吸引力为啥这么大?同为“90后”,他决定下载一些视频一探究竟。
一条条翻过,李亮发现每段视频都不长,符合新生代官兵快速阅读的习惯,尽管内容良莠不齐,但不乏传播正能量的作品。
“有益视频对鼓舞斗志大有好处!”一次备课,李亮有意让廖子懿运用影像讲述“军人的最美瞬间”。小廖精心从抖音上收集微视频素材,深情诠释军人甘于奉献的精神,大家听得眼眶红润。
对此,李亮感触良多:年轻官兵喜欢新潮和猎奇,关键在于怎么引导!
“飞行看天,教育抓变。”该旅探索“送教上门”方法路子,为各分队量身定制学习资料;见缝插针开辟“红色课堂”,理论骨干在机翼下开展教育,官兵围绕主题讨论交流;在机场组织士官技师单放仪式,面对战鹰郑重承诺;针对飞行人员前后舱、长僚机、同寝室的工作生活特点,组织教育骨干和飞行员结对互学互助,确保教育精准渗透……航空兵部队教育的特点越来越鲜明。
用心点亮被教育者的渴望——
抓不住“生长点”,再苦口婆心也可能白搭
夜深了,修理厂指导员史卫东却毫无睡意。白天的一幕幕场景始终在他脑子里打转。
其他战士吃饭都是同班坐一桌,可下士郝明明自打新调整到电子班,依然坐在之前班员的那桌;上午大伙在库房收拾器材,他却独自回到班里,坐着“愣神”,显得不合群。
挨班长批了?家里遇到困难了?史卫东点开郝明明的朋友圈,没发现异常,但想到有人对他评价“蔫头耷脑的,早晚要捅娄子”,史卫东决定第二天先找他谈谈心。
“我性格内向,怎么也无法融入新环境。我知道不好,但就是改不了。”郝明明露出愧意。
史卫东研究过心理学,知道郝明明的问题并非一般说教就能解决。在他“特意”安排下,连队组织威风锣鼓排练、拔河比赛等集体活动,郝明明一样没落下。不到一个月,他话多了,人变精神了,和战友间的感情也拉近了。
史卫东又专门给大家讲了一堂心理健康课,帮助战友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提醒干部骨干多组织集体活动,多谈心交心疏导不良情绪。
“世界上最美妙的事就是当你怀抱一个人时,他把你抱得更紧。”谈起郝明明的转变,史卫东感慨:“每个战友都渴望成长、收获战友情谊和努力过后的价值实现。我们要主动点亮他。”
机务二中队指导员马鹏也认可这个观点,他将官兵军旅“生长点”概括为“自尊、成长、成才”。
马鹏刚上任不久,中队分来一名叫常志尚的“00后”战士。工作服沾满油渍也懒得洗,拖地时在地上画圈儿,拿起书就愣神,同批兵都能去机场单独维护飞机了,他考核总不过关……
他和同批战友为何差距这么大?马鹏找他谈心,跟他的父母电话联系,得知常志尚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他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不自信、习惯养成不太好。
马鹏通过常志尚的同批战友还了解到,因为他的表现,同批兵在私下也排挤他。他索性用“无所谓”的态度,拒绝他人接近。怎么走近他?怎么改变他?马鹏边观察边思索。
一天,飞行结束后官兵们在机场等候退场汽车。听到一个战士嘲笑常志尚,班长王彬狠狠训了那个战士一顿。常志尚好像一下子被“唤醒”了。
“自尊心是症结所在。何不顺势再推他一把?”马鹏和王彬一拍即合,时刻留心常志尚的进步并及时鼓励。此外,他们还根据常志尚的个性特点安排他到地面站,负责读取转录飞机视频记录卡信息,提供给飞行员判读。
飞行日,战机一着陆,常志尚便跑过去取卡,返回地面站转录到电脑上,再将卡送回战机……
“要想在部队长期干,业务拖后腿哪里行?”看到常志尚有了干劲,马鹏又找他谈心“扩大战果”:争取攻克专业关,成为合格的电子员。
“在官兵成长进步的关键时刻加油助力,是最好的贴近方式。”采访时,该旅基层政工干部不约而同地谈到这个观点。
“飞行员是过五关斩六将锻造出来的,他们更珍视成长进步。围绕‘生长点’助力他们高飞远航,会收到丰厚的回报。”他们说。
2017年8月,“90后”飞行员黄鹏驾改装三代机进行特技训练时,因身体主动抗荷不及时,颈部肌肉拉伤。着陆后的黄鹏忧心忡忡:“我有飞三代机的潜质吗?我还能飞下去吗?”飞行大队教导员杜俊超见状立即上了心。
黄鹏驾驶二代机时是同批飞行员中的佼佼者,飞改装三代机数月来成绩却不拔尖,他有些心急。这次扭伤脖子需中断飞行进行康复疗养,也让他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挫伤。
在杜俊超眼里,这个军校本科毕业后招飞的飞行员爱读书,待人谦虚,处事细致,是个好苗子。为帮他走出困境,杜俊超引导他找准问题发生原因,回顾从招飞到被挑选飞改装三代机的艰辛过程,鼓励他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帮助他消除顾虑。
“心理最脆弱的时候,教导员始终和我站在一起。”黄鹏充满感激。
卸下的是心理包袱,扶起的是信心。后来,黄鹏不仅完成了改装训练,还顺利通过战斗资格认证,成为合格的三代机飞行员。
至今,杜俊超还记得黄鹏满含感激打来的报喜电话:“您的贴心引导,让我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