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方舟”号,入列11年航迹遍布3大洋6大洲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刘化迪责任编辑:王俊
2019-09-26 04:24

中国海军有艘身披红十字的“大白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再过两个月,这艘船就入列11年了。这些年,它的航迹从我国延伸到3大洋6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一次次,“大白船”带着对和平的守望起航,驶往那些需要医疗援助的港口和国度;一次次,它载满动人的故事归来。让我们采撷其中的一个故事吧——

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和平,一艘驶向世界的船

■刘化迪

(一)

中国海军有艘身披红十字的“大白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再过两个月,这艘船就入列11年了。这些年,它的航迹从我国延伸到3大洋6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一次次,“大白船”带着对和平的守望起航,驶往那些需要医疗援助的港口和国度;一次次,它载满动人的故事归来。让我们采撷其中的一个故事吧——

2017年9月21日,首次环非洲访问的“和平方舟”,靠泊在塞拉利昂弗里敦港码头。军医胡电在随专家分队一起上岸出诊时,发现一位叫拉玛图·芭的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已出现宫内缺氧。

情况十分危急,当地医院条件又有限,胡电建议,火速将孕妇转至“和平方舟”进行手术。幸运的是,母子平安,“和平方舟”迎来入列后第6个新生命。婴儿的父母在激动之余,连连道谢:“宝宝出生在‘和平方舟’,就取名叫‘和平’吧!”

4天后,时任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登船,他饱含深情地说:“‘和平’宝宝给一个家庭、一个国家带来了希望。我代表塞拉利昂人民感谢你们……”

孩子,是人类存续发展的希望。和平,也是。

世人赞美和平,为和平祈祷;军人捍卫和平,为和平战斗。当和平如阳光和空气般温暖、笼罩着大地时,和平,也成为军人最美的勋章。

新中国将迎来70华诞。如果要打一个比方,我们可以说——这70年,中国军人是乘着一艘名为“和平”的航船驶向世界的。改革开放40余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这艘航船驶出了非同一般的“加速度”,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以真诚的善意、积极的担当和非凡的作为,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二)

为和平而来,是今天的中国军人放眼全球、呼吸世界八面来风时,所秉持的根本追求。

这样的追求,基于现实——

人类曾经历无数次战争,最近百年更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40年冷战对峙的磨难。尽管对战争和对峙的反思持续不断,然而时至今日,“灼热的历史依旧在燃烧”,战争的阴霾从未彻底散去,“和平总是地区性秩序,从未能建立在全球的基础上”。

中国的安全与发展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息息相关。“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成为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光荣使命。

这样的追求,源于历史——

有些记忆不算遥远。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与列强的“和约”越签越多,安享的和平却越来越少,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百年屈辱、百年苦难……人民梦想和平,如大旱之中渴盼甘霖。

从维和战地走来,我工兵分队一位指挥员说:“在维和一线,当你看到战火波及下,当地百姓连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证,发展和繁荣更无从谈起时,会不由自主想起旧中国的历史,会萌生同理心、同情心,进而对履行维和任务产生一种神圣感、使命感……”

有些历史绵延千年。

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以和邦国”“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有着爱好和平的基因。就连摆在许多国家军队将领案头的《孙子兵法》,言的是兵事,要义却是世间和平、天下归心,主张慎战、不战。

言及此,不能不想起“准则昭天下,精神重万隆”的万隆会议。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的1955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赴印度尼西亚万隆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半个多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人熟知,成为当今世界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史海钩沉,这里面更有一段“历史中的历史”——

万隆会议后仅1个月,印度尼西亚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访华。在北京,他以史为源勾勒两国友好:“自从中国具有冒险精神的远洋帆船第一次开通了两国间的航路以来……这个古老的国家发出她的文化影响,这种影响对于亚洲的许多文明曾有过美好的作用。”

中国古代远洋帆船第一次“冒险”的情形已不可考,但“美好的作用”可考、可证、可查。海上丝绸之路上,古代中国人从未凭借当时的强大力量去占领或掠夺,而是把先进的技术、经验、理念送到远方。

从古代远洋帆船,到今天的商船巨轮、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的“和平方舟”、一批又一批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和平安宁、通达开放、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价值追求,遥相呼应、一脉相承。

(三)

我们常说,军人心中应有一幅世界地图。

确实,大国军人若目光短浅,怎能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度,怎能览天下风云,“按准地球的脉搏”?又怎能担当起卫社稷、保和平的重任?

“世界那么大,看就看清晰。”我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的一名大学生士兵,曾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勾勒出一幅蒙内铁路的路线和简介图。

南苏丹位于非洲中东部,毗邻肯尼亚。2017年5月,一辆车头绘有肯尼亚国旗的客运列车驶出蒙巴萨西站,标志着由中国企业设计建造的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蒙内铁路)建成通车。这名士兵介绍,新铁路是标准轨,“便于互联互通促进发展”,与1901年殖民者在肯尼亚修建的米轨铁路不同,后者“是为了加强对东非殖民地的控制”……

一名年轻士兵看到的不同,何尝不是走向世界时“初心”的差异?

中国军人既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的豪迈,又有“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胸怀。这种胸怀与“初心”,决定了其担当和作为!

同舟共济,大爱无疆——

早在1963年,中国就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派遣援外医疗队,迄今累计外派医疗队员超过2万人次。其中,军队卫勤是我国援外医疗的拳头力量。

2014年西非埃博拉疫情肆虐,中国军队向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派出多批医疗队。“有人因埃博拉走了,中国因埃博拉来了……”改编自利比里亚当地民谣的歌曲《消灭埃博拉》,唱出浓浓中非友谊。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中国军队和武警部队的8支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向尼泊尔灾区汇聚,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武装力量最大规模的出境人道主义救援行动迅速展开。2018年和2019年,中国和老挝两军“和平列车”医疗队两次紧急从联训转向救援实战,全力救护突发灾难中的伤员,受到两国人民高度赞誉。

知行合一,捍卫和平——

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蓝盔部队赴柬埔寨执行维和任务。近30年来,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9万余人次。在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所有出兵国中,中国是组建维和待命部队数量最多、分队种类最齐全的国家。

“中国的维和部队一直被公认为联合国维和部队中最专业、效率最高、训练最有素和纪律最严明的部队。”对中国蓝盔,国外某研究机构给予高度评价。

加强合作,增进互信——

2002年,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在两国边境地区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这是我军第一次与外国军队联合举行实兵演习。今天,秉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增进各国军队间了解及友谊的原则,参加或主办双边、多边、多军种、多层次的联演联训联赛,以及进行军事互访、参加研讨论坛等,已是中国军队对外交流合作的“常态”,成为网友口中“不算新闻的新闻”。

护航大洋,兼济天下——

经南海,过马六甲海峡,跨越印度洋,至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这4400海里的航路,前后33批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接力走了11年。维护国家利益,履行国际义务,一批批护航编队,是中国伸向世界的友谊之手,是中国向世界打开的和平之窗。也门撤离中外人员、马航失联航班搜救、向马尔代夫提供淡水……护航期间的这些行动,雪中送炭、温暖人心。

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也是追求和平、造福世界的梦。中国军人的担当和作为,彰显了中国的和平大国风范!

(四)

向着深蓝出发。今年,也是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老海军”不会忘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出访南亚三国的创举。当时,我舰艇编队往返途中均遭遇台风,两次“冲出风暴区”,险象环生……

浪再大,也要扬帆。

新中国成立70年,神州大地万象更新,对外开放步伐坚定。伴随着国防和军队建设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新时代的中国军人正以越来越开放、自信和积极的姿态,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中国的贡献。

“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世界意义。”2019年7月,中国政府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郑重宣示,“一支强大的中国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力量。”

风劲好扬帆,和平的航船正乘风破浪。远眺,航道在前方不断延伸……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