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沙尘中,锻造着一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格尔木有个“维和营”
■解放军报记者 庞清杰
有那么一些瞬间,记者不由有些错觉,以为自己又来到马里,又来到中国赴马里维和部队营区。
从机场到格尔木市区途中,车窗外掠过一道道黄色的风景,让记者想起马里加奥的漫漫黄沙。在车上,官兵向我展示墙一般沙尘暴的照片时的神情,像极了赴马里维和官兵向我介绍沙尘暴时的样子。
行至营门前,沙袋和拒马交错隔出好几道障碍;营门两侧,立着喷涂有UN标志的哨位;门垛上,则书有“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标语……
在头戴蓝盔的哨兵的英文口令声中,车子驶入中国维和待命运输分队营区。迎面竖着两根旗杆,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
走进营房,走廊两侧的墙壁上张贴着关于联合国维和纪律、任务区民俗风情的展板。
这里就是位于青海格尔木的中国维和待命运输分队营区。该分队由西藏军区汽车运输某旅受命组建。
“像,很像维和部队营区!”听到去过维和部队采访的记者这般评价,分队军事组组长曹元宝介绍,这是他们建设“模拟维和营区”的一些初步尝试,今后他们要超越“像”维和营,做到“是”维和营。
在曹元宝看来,建设“模拟维和营区”,应在“软”“硬”两个方面着手。“硬”的方面包括维和展板、联合国旗帜等的张贴、悬挂;“软”的方面则是官兵执行维和任务能力的提升。
记者翻看分队的训练计划表,“维和英语学习”“营门防卫”“运输途中防卫”“紧急撤离时的行动”……与维和相关的字眼不断映入眼帘。
看着分队如今建设得有模有样,谁又知道,官兵们也曾有过一段手忙脚乱的日子。分队组建伊始,由于没有维和经验,官兵们不知从何着手,于是,他们一边邀请曾在利比里亚执行过维和运输任务的部队介绍经验,一边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建设维和待命部队。
分队特种运输排排长邓旭东对此深有感触。他介绍,去年为了迎接联合国的考核评估,分队在格尔木南郊建设了训练场,负责训练驾驶演示课目的他,刚开始还摸不太清联合国的标准是什么。
“不知道标准,就按照最高标准来!”为了训练车辆排面,邓旭东拿着尺子卡,找点找速度,像训队列一样练驾驶。
“车辆反复碾压的戈壁路,垮了一层又一层,沙子泥土填了一遍又一遍,路面越来越坚实,官兵们的能力也越来越扎实。”邓旭东不无自豪地说,考核评估中,当车辆齐刷刷通过弹坑路、涉水路,完成S形穿杆等课目时,联合国官员甚至一度紧张得说“慢点,慢点”。
对战士石海成来说,营门防卫、难民疏导、汽车炸弹袭击,这些曾经离得很远的词,如今已成为了他练了一遍又一遍、习惯得不能再习惯的日常。他知道,他训练的这些课目,总有一天攸关生命,攸关和平。
踏上归程,记者仍然觉得,加奥与格尔木有些像,都有贫瘠土地,都有滚滚沙尘。更重要的是,在加奥,活跃着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身影;在格尔木,锻造着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维和待命运输分队官兵进行宣誓。路前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