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特刊·走笔70丨同心,一首情深似海的诗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郑蜀炎责任编辑:杨红
2019-09-19 08:13

人民军队诞生伊始,就用一个响亮的名称确认着与工农大众不可分割的血脉——中国工农红军。跨入这支军队的每一个军人,也都在面对军旗的庄严宣誓中,承诺着红色基因的传承。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文章——

同心,一首情深似海的诗

■郑蜀炎

(一)

“历史是国家与人类的传记。”当然,也是军队的传记。

一支军队的名称往往最直接地体现着根本性质,“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完全可以将此作为读懂这部宏大叙事的导读。

走进时间深处的历史,总把脚印清晰地留在路途中。人民军队诞生伊始,就用一个响亮的名称确认着与工农大众不可分割的血脉——中国工农红军。跨入这支军队的每一个军人,也都在面对军旗的庄严宣誓中,承诺着红色基因的传承。

1933年7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了我军最早的军人誓词——《中国工农红军誓词》,第一条写得分明:“我们是工农的儿子……为着工农解放奋斗到底。”几十年地覆天翻、风云际会,2018年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试行)》的军人誓词里,新时代革命军人赓续着前辈的铿锵之言、肺腑之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薪尽火传,不知其尽。”这就叫不忘初心,这就叫铁骨丹心。浴血奋战、坎坷征途,一部铁血军史写尽悲壮与豪情,但也从来不曾缺少最温情的篇章——人民与军队血浓于水、情深似海的大爱挚情。

(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著名哲学命题,也是对我军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的最好诠释——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支军队就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武装集团,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也决不再是一盘散沙。他们凝聚在一起所产生的整体之伟力,能抵百万雄师,恰如钢铁长城。

80余年前曾有一段风雨如晦的日子——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屠城略地、白刃喋血。然而,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却在延安窑洞前的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淡定自若地演讲着《论持久战》,并通过21个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向世界预告中国抗日战争“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其核心依据就是那个著名的论断:“兵民是胜利之本。”

文以载道,武亦载道。从这场持久战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军民用革命战争的胜利证实着革命理论的胜利。

透过历史的断面,我们能获得更加透彻的视野。一笔账目几多感悟——淮海战役胜利后,我军尚余军粮约5亿斤。而在整个战役中,部队消耗军粮也是5亿斤。这就意味着,我军还有能力接着再打一场淮海战役。这无疑是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天文数字——在它背后,是还处于极度贫困中的解放区人民无怨无悔的勒紧裤带,不畏枪林弹雨的英勇支前——这数字讲透了一个天大的道理:什么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

史载:民国年间,中国大地上竟然出现过1400多个大小军阀的队伍。中国百姓在对他们的认知框架中,无一例外地选择拒绝与排斥。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彻底改写了兵民关系的历史。“鱼水情”“子弟兵”,人们用这些家常口语般的表述与称呼,重新定义和评价着这支人民军队。

(三)

上海市民认识解放军,是他们亲眼看到刚刚解放了大上海的十万大军,为了不扰民,在夜风中相依御寒、露宿街头。

锦州百姓认识解放军,是辽沈战役中,嘴唇干渴的战士们在苹果园里不吃一个苹果——树上的一个没摘,地上的一个没捡。

青岛人民认识解放军,是进驻寺庙的部队严格执行宗教政策,不用庙里的锅灶做饭,战斗之后干嚼生米。

新中国成立后,“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人民军队,奉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创造着新的历史。

一声令下,那支诞生于井冈山、壮大在南泥湾的部队,含泪脱下军装,亦兵亦民,担负起保卫和建设新疆的两副重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任务是屯垦戍边,但未忘却“不与民争利”的爱民宗旨。他们在风沙最大最艰苦的地区,既当战斗队、生产队,又当工作队、宣传队,用剑与犁的交响,豪唱军与民的战歌,让昔日的沙漠良田连畴接陇,让曾经的戈壁沃野流韵、年丰岁稔。

共和国创业初期百废待兴,西藏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1950年,我军开始刘伯承元帅所言的“第二次长征”——向着西藏大进军、大修路,并终以平均一公里路有一名战士献出生命的代价,在世界屋脊创造了世界奇迹。当“金珠玛米”这个美丽的称呼第一次在西藏传颂时,这片地球之巅的神奇雪域,也出现了一个个闪烁着宝石般光彩的“第一”——第一座发电站、第一个机场、第一家医院、第一间工厂……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先遣小分队在原始森林里走了7天7夜,翻越高黎贡山进入独龙江,寻找到人口仅剩2300余人的独龙族人,帮助他们实现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跨越。边疆人民的心,纯似水晶、美如诗歌。为了铭记这段历史,“八一”从此也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节日,每逢此日,他们以美酒庆贺、以歌舞赞颂。

史家有言:“国将兴,听于民。”人民口碑,衡量着一支军队的政治品格;群众之心,则是对一支军队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的温暖回应。

(四)

不久前的8月27日,是武警四川总队战士龙家利24岁的生日。就在这一天,他牺牲在汶川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的战场。

这个令人悲痛的时间当然是个巧合,然而,在人民需要的时刻以命相搏、迎险逆行,却是每一名军人的必然选择。

惊涛拍岸,激荡英雄胆;山崩于前,挥戈壮士行。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威胁之时,正是人民子弟兵投入一场场殊死之战的时刻——

1998年,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型特大洪水同时发生,29个省市自治区受到洪魔南北夹击。人民解放军展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投入兵力最多的抗洪之战,30万大军横槊奋起,激战“三江”。

2008年,汶川遭遇“5·12”特大地震。英国科学家波力奥曾在《理解灾害》中写道:“地球主要以地震等自然形式来表现它的力量。”人类当然远没达到战胜自然的阶段,但13万救灾大军却雷霆出击、以命搏命,创造出载入民族精神谱系的伟大抗震精神。

1988年,在云南的抗震救灾中,边疆人民发出“解放军来了人心定”的肺腑感慨。抗击冰雪、扑灭大火、搏击台风、决战洪峰……几十年间,无论面临什么样的灾害,这句话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期待与召唤,也是人民军队义无反顾的责任与担当。

“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胜利的喜悦难掩凛冽的悲壮。危急时刻,青春与生命是军人向人民交出的最有尊严的答卷——“抗洪英雄”李向群20岁的青春铸入抗洪大堤,作为全军英模挂像伴随着我们的强军梦;19位舍生忘死的救灾部队官兵,牺牲在军人的节日——八一建军节,纪念碑耸立在长江之侧,倾听大江日夜流;汶川抗震救灾中,邱光华英雄机组5位烈士,雄鹰折翼、远翔不归……

历史是生命的聚散也是精神的聚光。行文至此,康德的一句话伴泪而涌:“崇高超越了美,是对我们惯常认知的一种震动。”

(五)

“没有一朵玫瑰,能比赠花之人的面庞更美。”

喜欢这句诗,是因为它是一位贫困地区的学校老师,摘抄送给奋战在扶贫一线部队官兵的。

数字有时并不枯燥——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共定点帮扶4100个贫困村、29.3万个贫困户、92.4万名贫困群众。

是的,在那些摆脱贫困之忧、步入小康的人民群众眼中,我们的子弟兵岂能不美?

“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这是古代思想家王阳明的理想。在“军民团结如一人”的中国,这片热土上展现的美好与收获远不止这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国家重大工程几乎都有人民军队的参与。大庆油田、三峡工程、成昆铁路、大亚湾核电站……

西部大开发,人民军队当仁不让成为主力军,为西部培养各类人才百万之众,承担科研课题研究和转让科技成果上千……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而军民团结是永远绽放的光荣之花。

有一则新闻如葳蕤春色入毫楮——去年,党和政府开始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之家”牌匾。光荣高悬于门庭,彰显着一个国家的褒奖,骄傲着一支军队的殊荣。

让光荣的回忆成为历史思考,让伟大的时代见证强军征途。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的历史,每一页都大写着两个字——人民;每一章都挥洒着豪迈的诗情——“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