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这场青春远征,因红色基因的渲染而更加激昂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田志国 孙健 陈立涛 等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9-11 04:01

接过使命与精神的接力棒

■哈尔滨商业大学 梁植

六天五夜的红色寻根,我们一路追寻黑土地上无数先烈的足迹。我们从发黄的照片中感知曾经风雨飘摇的艰难岁月,从英雄的光辉事迹中追忆他们英勇不屈的高尚气节。经历了红色寻根活动,脑海中的革命烈士形象愈发清晰、丰满,心里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也愈发深刻、纯粹。

如果说,临行前我对此次旅程所寻之物究竟为何抱有一丝疑问,现在的我自认为能够回答了。红色寻根寻的不仅是在龙江大地上战斗过的革命先烈事迹,更是他们身上那种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自由,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这种精神,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八名女战士在乌斯浑河畔高呼“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后的投江殉国;是马骏在狱中受尽折磨、面对敌人劝降时喊出“叫我不宣传马列主义,不搞革命,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后的英勇就义;是赵尚志率东北抗联将士舍生忘死痛击日寇;是杨子荣于林海雪原智斗群匪……黑水染热血,白山铸英魂。那些为了正义和自由献出生命的英烈,我们不能忘,在他们身上闪耀的崇高精神,我们更不能丢。

这次寻根之旅,各路小分队采集了所到红色故地的土壤,因为这些红色故地是先烈们战斗过的地方,因为这些土壤承载着他们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伟大精神。

这种精神,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中华大地上一脉相承、光照日月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

青年者,国之魂也。“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这是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希望之一。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的兴衰荣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使命已历史性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肩上。当我们从先辈手中接下“使命”接力棒的时候,也一定会接过“精神”的接力棒,唯此,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才能将自身朝气与心中志气汇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注入磅礴的青春力量。这是我在此次“红色寻根·激扬青春”之行中收获的答案,亦是最深的感触。

在红色课堂大熔炉培塑人才

■韩玉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活跃状态,最需要用红色资源精心教育引导和培塑。

铸牢信仰之根,赓续红色血脉,这是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着眼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实际,今年暑假,黑龙江军地组织52所高校的千余名师生开展“红色寻根·激扬青春”思想政治课活动,以红色资源为课堂,让一批批青年大学生在红色文化中寻根淬火、探寻初心,补钙铸魂、强筋壮骨,把红色思想政治课融入社会实践,为前行之路注入“压倒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精神力量。

红色资源是厚重的历史积淀,是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从“抗战第一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从林海雪原的抗联密营,到10万官兵开发北大荒,一处处历史遗址、一段段红色故事穿越时空闪闪发光,激荡震撼着每一位青年大学生的心灵。

红色历史是无数英雄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经过时光的沉淀更显厚重。每一处红色资源都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是教育青少年和高校大学生最生动、最鲜活的红色教材。置身其中,青年大学生拂拭初心、追问来路,不知不觉间,心灵世界得到净化,理想信念不断增强,爱国情操、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红色课堂是锻造人才的高温熔炉。依托红色资源优势,为青年大学生搭建起成长进步的平台,也是培养塑造红色接班人的需要。这对于强化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意义重大。

用红色资源培塑时代新人,让青年大学生成为引领时代前行的强大力量。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代忠诚爱国、敢于担当的青年,一定能够接过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