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阳: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优秀代表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于也童 等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9-09-04 21:58

歼-15舰载机总指挥罗阳妈妈的思念,在这一幅幅十字绣里

■戴墨

罗阳妈妈。

我想说的是罗妈妈家的暖阳。

我想说的是罗妈妈千针万线绣出来的那个红彤彤的暖阳。

罗妈妈大名吴传英,是个低调的人,有着那个年代许多老共产党员共有的美德——质朴、谦逊、认真、豁达,历经艰难,却依然在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平和与坚韧。

罗妈妈是1951年参军入伍的,不久就与1949年参军的罗爸爸浪漫结合。可13年前,罗爸爸不在了。一起拿枪杆子又一起举教鞭的革命伴侣,在走过大半辈子风雨后,一个突然抽身离去,让另一个很长时间都不能习惯。幸好罗爸爸喜欢照相,给她留下一箱子的老照片。那些浸染着岁月风霜的温情回忆,伴她度过了许多孤单的日子。

把她从孤独中拉扯出来的还有她的儿子罗阳——那个闻名全国的歼-15舰载机总指挥、航空工业的英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爸爸去世后,罗阳不管下班多晚都过来陪伴妈妈,和她说说话,尽管有时说着说着就歪在床边睡着了。罗妈妈就在一旁怜爱地看着儿子。她知道,罗阳太累了,早晨顶着星斗出门,晚上顶着星斗回家,忙得两头不见太阳。眼见罗阳戴的手表表带都磨出毛边儿了,罗妈妈提醒他去换个新的,可过了很久也没见换上。

这天,罗妈妈又说起这事。只见罗阳拿过桌上的毛笔,把表带的毛边儿用墨汁染了色。罗阳涂得很专注,很快,表带就焕然一新了。开心的罗阳像个孩子似的举给妈妈看。其实,那块旧表是当年罗爸爸留给他的,罗阳一直舍不得摘。滴答的时间会准确地提示他天亮了,到点上班、开会、出差、科研、给妻子打电话、回家看妈妈;滴答的时间也一定在某一时段着急地警示过他,要注意休息,关注健康,可不知为什么被忽略了。

江浙口音、短发、瘦小、戴着助听器、脊背有一点微驼的罗妈妈做梦也没想到,那天,她等来的不是儿子的脚步声,而是世间最痛的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

罗阳在素有共和国老工业基地“长子”之称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工作了30年。为了击碎“中国100年都不可能做到”的妄论,为中国航母的远航奏响凯歌,他带领团队没日没夜地为祖国研制战机。罗妈妈也曾劝儿子悠着点干,可罗阳常说:“既然是长子,总得拿出长子的样子来!”作为母亲,罗妈妈心疼干起工作不要命的儿子;而作为党龄比罗阳年龄还长的老党员,她又怎能不理解罗阳“干”的心情。

罗阳因公殉职后,人们尊崇他是英雄,是民族脊梁。可罗妈妈却认为,罗阳只是一个小人物,所取得的成绩都是组织培养和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对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她常常觉得罗阳做得还不够,但国家却给了他那么高的荣誉,这让罗妈妈很不安。

时代的坚忍与磨砺塑造了一位母亲的伟大品格。可母亲终归是母亲。我听见罗妈妈哽咽声中的遗憾:“可惜,罗阳走得太早了。如果再多给他些时间,让他为国家再多做一点事,再多尽一点力,该多好!他还年轻,如果我能换他,该多好……”

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悬挂着一幅罗妈妈的“十字绣”作品——《旭日东升》。那是在罗阳牺牲后开始绣的,罗妈妈一绣就是3年。想罗阳了,罗妈妈就会盯着那上面巍峨起伏的山脉出神,眼中闪过晶莹的泪光。

她说,就是罗阳让他爱上“十字绣”的。那时,罗爸爸刚刚过世,罗阳怕妈妈沉溺悲伤,便劝她绣“十字绣”来打发时间、驱除孤独。最初绣的那幅《翠竹人家》,就是罗阳帮她挂到墙上去的。罗阳一边挂,一边夸赞:“妈,您绣得太好了,真了不起!”怕妈妈累坏眼睛,罗阳又总不忘叮嘱她:“妈,不着急,慢慢绣!”

《旭日东升》,罗妈妈真的绣得很慢很慢,慢得仿佛时间都停在了某一个夜晚。那是她看见罗阳的最后一个夜晚——星空很亮,亮得就跟罗阳送上蓝天的一架架银鹰的颜色一样。有时绣着绣着,罗妈妈的耳朵里就传来了“咚咚”的响动,像是罗阳上楼的脚步。她赶紧放下绣针迎出去,等了半天也没看着个人影。心想,罗阳这时候还没下班,怎么可能回来呢,就重新拾起绣线。可绣着绣着,心里又“忽悠”一下,感觉罗阳往楼下走去了。罗妈妈又赶忙跑到阳台上,向下张望。

每次罗阳走,她都是这样目送儿子。罗阳知道楼上的妈妈在俯身看他,经常一手扶住车门,另一只手向她高高地扬着,“再见”的声音在风中总会回荡那么一会儿。当妈妈的心疼儿子,告诉罗阳打个电话来就行,不用天天跑回来。可罗阳却说,回家看妈妈就是最好的休息。罗阳的笑还带着小时候的样子,让妈妈的心里那样的甜。

院里邻居都认识罗阳,知道老罗家的儿子是个大孝子,很听话很出息。那时候他们全家吃食堂,每次姐姐打菜,他就自觉地去主食那儿排队,不管多晚都要等到爸妈回来一起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个年代,学校也不上课。妈妈告诉罗阳别乱跑,他就老老实实在家看书、练字、写日记,自个儿鼓捣半导体,拆完了再装上。后来国家恢复高考,老师让他报考清华。他却报考了航校,选了军工专业。

考上航校那年的第一个寒假,罗阳没回家过年。写来的家信里,说的都是时间紧迫、怎么能多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之类的话题。罗妈妈理解支持儿子,只有嘱咐他别太辛苦,注意身体。但一向听话的罗阳,这次没有听妈妈的话。

疼痛的光阴就像手中的绣线,绣着绣着就短去一截。3年里,绣绣停停,再莫名地思量一阵儿。心中郁积的块垒,便在千针万线中结出了一重重的茧花。那疼那痛,也就化作了掌心里的光亮。借着那红彤彤的光亮,罗妈妈终于把心中的愿景绣好了。画作上,一轮红日始出东方的刹那,仿佛千山在急迫地回应,又仿佛万水在其间激荡。

一个人心间有磅礴,方能雷霆万钧。

望着老人瘦小的身躯、花白的头发、堆叠的皱纹,我突然抑制不住眼泪。古时岳母把“精忠报国”刺在了儿子背上。同样是一位精忠报国的“战士”的母亲,她把对儿子的期许和思念都绣进了祖国的迢迢山水。

这么多年来,每到为罗阳扫墓的日子,一队队“绿军装”总会来到他的墓前,庄严地举起右手,致以崇高的敬礼和深深的缅怀。每当此时,罗妈妈的泪水就会倏地一下涌出眼眶。那个瞬间,她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孤单。因为,儿子罗阳,还有像罗阳一样的好孩子们一直都陪在她身边,从来没有离开。

儿媳告诉她,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珠海航展上,我国又一批新型战机比翼高飞,惊艳世界。听到这话,罗妈妈的眼里都是红彤彤的暖阳。因为她知道,儿子罗阳的憧憬和梦想正一步步地在实现……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