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舰第一人戴明盟:白天看航母像树叶,晚上看航母像星星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李先慧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9-09-03 13:21

歼-15飞行员队伍是如何壮大的?

战友说,飞行模拟器比自己的老婆还熟悉

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舰上进行短距滑跃起飞。摄影 李 唐(注:亮黄色涂装飞机为舰载试验飞机,试飞成功正式列装部队后,歼-15涂装颜色变为“海军灰”。)

戴明盟加入舰载机试飞团队时,中国舰载机研制刚刚起步,摆在他面前的是安全和技术的双重挑战。

当时,国内舰载机技术一片空白,国外技术封锁壁垒森严。没有教员、没有教材、没有经验,第一代航母人只能从零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摸索。

如今回想起来,戴明盟对那段辛苦却充实的日子充满了感念:“我们组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团队,海军首长亲自带队,还有歼-15的设计团队。我们一起研究航母,研究舰载机,研究飞行技术。”

6年的试验试飞过程中,戴明盟总是带头飞高难课目,带头试风险项目,第一个执行极限偏心偏航阻拦试验,第一个执行飞行阻拦着陆试验,第一个滑跃起飞,第一个寻舰绕舰、触舰复飞……这些“第一”其实就是在玩命。

他们记下每一次飞行的体会、每一次飞行技术的改进、每一次走过的弯路,技术资料累积了上百万字。然而就是这些脚踏实地的摸索,推开了舰载机飞行的厚重大门。

终于,2012年11月23日那“惊天一落”,划出了中国海军的“航母时代”。

戴明盟在塔台上指挥飞行训练(2015年9月22日摄)。 新华社发

2013年5月,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正式成立。同年9月,戴明盟应邀观摩美国“卡尔·文森”号航母,站在甲板上,脑海里的一个念头尤其强烈:什么时候,中国也能够拥有规模如此庞大的舰载机飞行员队伍?从那时起,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培养舰载机飞行员,风险高、周期长、成本大,当时只有美、俄两国具备培养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能力,这又是一个全新的摸索过程。

白天,戴明盟完成试飞任务后就给新飞行员讲课,带他们进行模拟器飞行;晚上会对他们白天的训练情况逐一讲评;指出每个人飞行中存在的问题。那些日子,大家甚至忘了今天是星期几,有的战友开玩笑说:“那段时间模拟器比自己的老婆还要熟。”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4年底,我们自主培养的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完成舰上起降并通过航母资质认证,实现了由试飞模式向培训模式的重大转变。

至今,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成立不过5年时间,歼-15战机方阵已经在胜利日大阅兵、朱日和沙场大阅兵现场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歼-15舰载战斗机编队飞临辽宁舰上空。

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戴明盟驾驶着歼-15舰载战斗机率队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首次亮相阅兵式接受检阅。

2016年12月,戴明盟带领年轻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随中国航母编队出第一岛链、跨海区开展实战化训练,迈出了中国航母驶向大洋的关键一步。

2017年春节前夕,辽宁舰到南海演练,实现了舰载战斗机在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这4个海域的起降。

2018年4月举行的南海海上阅兵式上,歼-15舰载战斗机再次惊艳亮相,接受检阅。

戴明盟和他所在的舰载机部队,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突破。

现在,戴明盟是海军某舰载机综合试验训练基地的司令员,他依旧不忘初心:“我想培养更多的舰载机飞行员,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出像我这样的事情。”

 
点击图片返回专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