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永远的红飘带——从革命长征路到发展新征程

来源:新华社 作者:宋振远、孙少龙 等 发布:2019-08-19 08:13:03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初心之路:勿忘人民的真理实践

长征,一次检验真理、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

紧紧依靠群众,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长征路上红军奉行的不二守则。

献身干革命,毁家纾国难。正因为此,无数劳苦大众前赴后继,不断壮大红军队伍。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

长征途中,红军普通士兵年龄不到20岁,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也只有25岁。这样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什么能“不惜身死救天下”?“理想信念高于天”的力量又来源于哪?

参观者在刘志丹烈士陵园参观(8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答案,在无数革命先烈的故事中——

出生于陕北农村的刘志丹自幼目睹家乡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萌发了改造社会、复兴中华的愿望。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组织的安排下,考入黄埔军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组织起义暴动,成为了西北红军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创建者之一。陕北最终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革命,往往伴随着牺牲。1936年4月,刘志丹不幸牺牲于东征路上,年仅33岁。毛泽东闻此噩耗,为他题词——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这是谢子长故居外景(8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他青天。”如今的谢子长故居门前,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作为陕北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谢子长有着鲜明的为民情怀。”谢子长后人、陕西省委巡视组组长谢京帅对记者说,因为为民请命、爱民如子,他在陕北被称为“谢青天”。

谢子长在征战中多次负伤,疗伤期间,群众送来一篮鸡蛋,他只留一个,送来一袋面,只留一勺。他病逝时,年仅38岁。

革命英雄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他们身上“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情怀,激发出气壮山河的力量,锻造了铁流般的队伍。

在整个苏区时期,闽西先后有10万工农子弟参加红军和赤卫队,参加长征的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中有2.6万闽西儿女,而到达陕北时仅存2000多人。

这是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外景(6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湘江战役中,6000名闽西子弟组成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担任后卫任务,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被敌人截断,几乎全军覆灭。

师长陈树湘鏖战到弹尽粮绝,因腹部中弹不幸被捕。宁死不屈的陈树湘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用力扯断后壮烈牺牲,年仅29岁,兑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这正是红军所到之处,受到人民拥戴的原因——

红军就是工农队伍,为了人民利益而战。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

长征途中,红军曾经过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或杂居区。因为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真诚帮助穷苦百姓,当地群众盛赞红军是“仁义之师”。

在宁夏西吉县单家集村,西吉县单南村党支部书记单云在介绍“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匾(复制品)(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在宁夏西吉县回民聚集的单家集村,一块上书“回汉兄弟亲如一家”的锦匾格外引人注目。

长征期间,红二十五军初到单家集时,颁布了 “三大禁令、四项注意”,深得回族群众支持。之后中央红军来时,马上受到热烈欢迎,“这家抢,那家迎,又烧炕又做饭。”

以真心对待人民,人民也会还以真心。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里野猫哀号叫,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武阳桥畔,《十送红军》所反映出的军民鱼水情,至今还在为人所津津乐道。

“金沙水拍云崖暖”,一个“暖”字,既道出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摆脱敌军围困的喜悦,也缘于红军从老百姓那里感受到的温暖。

这是皎平渡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展示的当年参与渡江船工的肖像(7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壮 摄

红军长征经过禄劝县,除了在皎平渡参与渡江的37名船工外,给红军带过路和帮助过红军的当地群众,史料中明确记载有姓名的就有135人……

军民一心、生死与共,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根本所系。

1 2 3

责任编辑:杨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