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科研创新路,黄长强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数十项,解决了制约空军战斗力的多项瓶颈难题,诠释了一名军校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黄长强常说:中国军人要有一股气,这股“气”是志气也是底气。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科研闯关,永葆军人这股“气”
——记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教授黄长强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 力 陈 卓 通讯员 闫伟亮
黄长强教授近照。曹 禹摄
夜黑如墨,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无人机作战系统仿真实验室内,年近六旬的黄长强教授丝毫没有倦意。
在黄长强看来,这里,就是他和战友们的“战场”。此刻,他的目光紧盯荧屏,手指快速敲击键盘,大脑飞速旋转……
35年科研创新路,黄长强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数十项,解决了制约空军战斗力的多项瓶颈难题,诠释了一名军校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黄长强常说:中国军人要有一股气,这股“气”是志气也是底气。
或许,正是凭着这股气,黄长强每10年都实现一个新跨越——
32岁,他勇担重任,为运输直升机研制武器系统,登机首飞靶试,让运输型直升机变身为武装直升机;
42岁,他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实现战机导弹攻击训练弹全面国产化、系列化,为国家节约经费数十亿元;
52岁,他建立我国第一个无人飞行器作战系统与技术学科,领航我国无人机作战理论领域……
回望科研征程,正是凭着这股气,黄长强一次次因“战”成名。
那年,32岁的黄长强成为陆航某系列直升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运输直升机加装武器系统,不是简单地拼装,需要解决武器系统研制、机弹兼容等一系列难题。
一方面是战斗力的强烈需求,一方面是未知领域的重重困难,但黄长强一往无前。办公室,他一次次地讨论修改方案;回到家,他满脑子都是数据,寝不安席食不甘味。闯过一道道难关,黄长强率领团队完成了运输直升机武器系统设计任务,先后研制了功能涵盖导弹、航炮、机枪吊舱的成套保障设备,突破了陆航部队对机载武器装备实现自主保障的重大难题。
这是一次大胆的探索。在他全新设计思路的改装下,某型直升机射击精度大幅提高。
那年,某新型战机刚刚列装,亟待形成战斗力。从国外引进导弹攻击训练弹,不仅价格是天文数字,而且有些型号根本买不到,核心技术受到封锁。新型战机作战训练问题,成为制约先进战机战斗力生成的重大瓶颈。
“机不能让‘弹’给憋死。”黄长强和他的科研团队再次披挂上阵,决定研制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争气弹”。
他打破传统科研思维,提出了“强强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型科研模式,迅速组织协调数个国内装备科研生产单位。最终,该型导弹攻击训练弹国产化项目比预定时间提前一年完成。这一突破,按训练大纲要求计算,为国家节省装备购置费数十亿元。
大漠戈壁、渤海之滨……天南海北的一线部队,都留下了黄长强的身影。他每年有半年的时间在部队“把脉问诊”,对导弹攻击训练弹不断改进改型,最终实现了空军所有型号训练弹的全面系列化和国产化。每当黄长强看到导弹训练弹的“黄圈”标识时,总会自豪地说:“本人姓黄,训练弹就像我的孩子。”
荣立1次一等功、4次二等功,被表彰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荣誉接踵而至,但黄长强丝毫没有懈怠,他敏锐地发现,无人机与武器系统的结合是未来新型作战力量战斗力生成的“焦点”。
“要想站上无人机领域的高地,就必须瞄准未来战场前瞻攻关。”那年,黄长强带领团队,开始了新的出征。
创新攻关路上,不仅有一座座科技高峰需要翻越,他们还要时刻与死神相伴:无人机试飞,发动机高空熄火迫降,他们在漆黑的大山中寻找,车队险些坠入山谷;大漠试验,两辆车在无边无际的戈壁走散,他们险些冻死在大漠深处;一次试飞,他们驻扎在无人区的帐篷里,半夜差点被山洪冲走……
涉足无人机作战领域10多年,黄长强团队取得卓越成就:研制的某型特种功能高速无人机,为重大装备工程作出重要贡献,获中国无人机领域第一个国家技术发明奖;创新无人智能攻击系统,探索了无人作战飞机新的打击方式;创建无人飞行器作战系统与技术学科,出版了我国第一套“无人机作战技术”系列丛书,引领了国内相关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