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地, 三军联合决胜沙场
《解放军生活》特别策划:从这里走向战场之驻香港部队
出镜部队
驻香港部队某合成旅特种作战营,常年担负驻军战备值班应急分队,被誉为“香江利刃”。组建以来,先后两次远赴马来西亚参加中外联演,出色地完成香港回归15周年、20周年阅兵任务,圆满完成“香江卫士”系列演习、三军联合战备巡逻、营区开放等重大演训任务,次次做到“亮相就精彩,出手即震撼”。所属特战一连,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师第1团直属队,战功卓著、英雄辈出,2017年5月被中央军委授予“香港驻军模范特战连”荣誉称号。
“背靠背”演练
参训双方互为假想敌,在互不熟悉作战计划的情况下,围绕提高作战能力展开的无预案、自主式对抗性训练活动。
训练项目
战场综合判断、紧急出动、机降、占领阵地、侦察实施、观察与潜听、潜伏伪装、通信装备操作与使用、地图使用、小队警卫行动、地面与水上渗透等数十项训练课目。
盛夏时节,香江大地热浪滚滚,一场实兵对抗演练在驻香港部队某训练基地内激战正酣。
此次演练,担负陆上战备任务的特战分队,在海空战备分队配合下,展开“背靠背”红红对抗演练。在激烈的对抗中,官兵们练指挥、练谋略、练技能,着力提升战备分队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快速处置能力。
“敌情”突至,战斗随时打响
潜伏匿行悄无声息,突击毙敌迅猛凌厉……清晨,某旅特战营训练场上,二连小队长纪国超带着队员反复演练着“街区清剿”课目。香港闷热潮湿的天气,让全副武装的官兵不一会儿便汗如雨下。
“紧急集合!”突然,纪国超随身携带的手持机里传来战备警报。操场上,副营长王惠强向喘息未匀的队员们简短地作了仅有一句话的“敌情”通报:“有数量不明的恐怖分子,在XX地挟持人质,立即前往处置。”
“敌情”突至,官兵动若风发,补充物资、整理装备、装载登车……不到10分钟便到达机场,登上执行战备任务的直升机。
不打招呼进行战备拉动检验,是驻香港部队保持和提升战备分队快反能力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驻香港部队建立了三军战备分队联动机制,确保遇有情况,战备分队能够迅疾反应、立体投送、联合处置,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战备水平。
作为多次担负驻香港部队陆上战备值班任务的分队,纪国超经常带领战友和空中、海上战备值班分队进行联合战备拉动演练。但像今天这样任务地域陌生、作战对手未知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浓浓的战味,让纪国超兴奋不已。隆隆作响的机舱就像一个蒸笼,40多摄氏度的高温,蒸得大家的汗珠顺着头盔檐直往下滴。但纪国超顾不上多想,展开地图便和战友们开始筹划行动。
纪国超还不知道的是,此时正在连队整理战备物资的小队长孙新凯,也接到紧急出动命令,要求他带队赴某山区执行护送人员撤退任务。至此,一场精心组织的“背靠背”实兵对抗演练拉开了帷幕。
20多分钟后,成功机降的纪国超收到一条信息:“恐怖分子”已窜逃至数十公里外的山区,立即通过陆上机动实施追击。
虽说距离不足100 公里,但途中不仅经过闹市乡村、隧道桥梁,而且路网密布,如何科学选定机动路线,成为摆在纪国超面前的一大考验。
“已知的信息越少,越能倒逼指挥员不断思考。只有这样,他们研判情况、定下决心的能力才能得到锤炼提升。”在快速行驶的车辆里,随队的副营长王惠强说,“未来战场上,指挥员肯定会面对更多的未知,只有平时多演练,战时才能拨开战争迷雾,作出有效决策。”
此时,已经带队到达任务地域的孙新凯,同样没有得到太多信息。导调组随机指定一个高地,要求他们就地防守,发现“敌人”踪迹后,才能组织撤离。
已到中天的日头在地上照出一块块白斑,晃得人一阵阵犯晕。但孙新凯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组织大家隐蔽伪装,安排好防卫警戒,自己也趴在滚烫的岩石上潜伏待机。
不设预案,全程自主对抗
演练双方几乎是同时被发现。
到达后,嗓子早已冒火的纪国超顾不上喝口水,立即派出警戒火力,控制几条主要干道,然后再安排两个侦察小组,开始搜寻“敌方”踪迹。
演练区域属典型的滨海丘陵地,山峦起伏、植被丰茂。在高地上潜伏的狙击手郑利佳,发现了一个正在山坡搜索的侦察小组。当他向小队长孙新凯报告时,侦察小组也发现了隐蔽不及的郑利佳。
先后收到侦察报告的两名小队长,迅速制订作战计划。孙新凯安排郑利佳固守通往高地仅有的一条道路,尽量牵制“敌人”,自己则带队迅速转移。而纪国超则计划,自己带队正面强攻诱敌,由狙击手杨涛从背后迂回渗透突袭。
战斗很快结束,双方都没有完成作战目标。郑利佳完成了牵制任务,却被从后方近10米的崖壁攀登上来的杨涛“击毙”,原本用来撤退的车辆被“缴获”。而纪国超的小队则因此耽误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像这样的智勇交锋,贯穿了演练全程。为了实现自己的作战目标,两个小队时而潜伏伪装,时而佯动欺骗,为掌握“敌”方行踪,甚至采取堵塞频段、干扰监听等技术手段。
“此次演练,在确定演练构想的前提下,没有一点预案,两个任务小队全程‘背靠背’自主对抗。”现场导调的作训参谋王斌介绍,通过这样的演练,最大限度地激发官兵主动谋划的积极性,不断提升指挥员处置复杂情况的能力。
在之后的追击过程中,孙新凯再次“牺牲”一名狙击手断后,终于成功逃入丛林。眼看演练就要陷入单纯的追击战,导调组及时“出招”,向演练双方发出导调文书:作战地域有码头和模拟城区可供利用,立即调整作战计划。
潜入城区,还是码头撤离?选择题再次摆到双方指挥员面前。演练中,类似的情况轮番上演。“人员中暑”“通信中断”“道路被毁”等意外情况接踵而至。
层出不穷的难局险局,让演练对抗的激烈程度始终居高不下。两支小队队员身上的汗就没干过,水壶早已空空如也,但大家的斗志却没有丝毫“降级”。
夕阳西下,暑气渐消。经过数小时的斗智斗勇,计划乘船转移的孙新凯,在距离码头仅百余米的地方被围,纪国超带领小队成功解救人质。至此,一场酷暑练兵正式落下帷幕。
复盘检讨,问题深挖细究
“火药味真浓!”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参加复盘检讨会后,孙新凯还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每次演练后组织复盘检讨,这是驻香港部队雷打不动的习惯。此次演练一结束,所有参演官兵便齐聚一堂,共同查找研究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打一仗就要进一步,不能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参加复盘的某合成旅副旅长刘剑说,演训场上的教训不吸取,上了战场就要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
复盘在激烈的争论中展开。从紧急出动到兵力投送,再到情况处置,演练的每一个环节都被反复检视、重新推演,人人刀口向内查找薄弱环节。
会议室内,空调开得很足,但官兵们个个听得面红耳赤、冷汗直冒。“这里的每一个问题,在战场上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听到大家的发言,纪国超心中后怕不已,“但只有今天对照实战标准查问题、找不足,明天才能做好打仗的准备。
不仅刀口向内解剖自己毫不手软,讲评别人也是毫不留情,两名指挥员更是成为大家“火力”轰炸的重点。孙新凯在演练中的兵力运用被多次质疑,尤其是安排通信兵王浩兵执行佯动诱敌任务的做法,直接导致王浩兵被俘,到达码头的任务分队无法与接应舰船沟通联络,错过撤退良机。
纪国超的追击战术也被大家挑出不少毛病。战斗打响之初,仅靠单向追逐,没有合理采取迂回包抄战术防“敌”转移;发现“敌人”撤退后,没有选择机动性、越野性更佳的猛士突击车进行追击,造成战机延误……
随着检讨的逐步深入,问题也越挖越深。陆空、海空通联不畅,侦察手段单一,体系作战思想不够等问题逐步浮出水面。
查摆出问题只是“上篇文章”,解决好问题才是提升战斗力的“下篇文章”。复盘检讨会上,大家趁热打铁,盯着问题一条条研究解决方法。规范作战指挥流程、加强编组作业训练等10 余条改进措施被一一列出。
十足的硝烟味,换来十足的收获。复盘结束,每个人的笔记本上都密密麻麻地记了好几页,大家对下一步该训什么、怎么训,都有了清晰的认识。
(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