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下塘村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拧成一股绳——
广西贫困村:强了主心骨 脱贫更有谱(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行)
一路惊心,沿着挂在悬崖峭壁上的山路,翻过好几个山头,终于来到了大石山深处的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塘村。
走进村里,四周仍是石山耸立。都说靠山吃山,但下塘村却被山困住了,2015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44.2%。
近4年过去了,如今的下塘村什么模样?且随记者到村里探访一番。
不敢上产业如何办?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党员引领示范
记者看到,大石山上的“巴掌地”里,中药材广豆根长势喜人。
广豆根 “扎根”下塘村,颇经历了一番波折。长期以来,村民们守着石山上的巴掌地,种点玉米和黄豆,勉强温饱。发展特色产业才能脱贫致富,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让他们干,却没人敢挑头。
村民们不敢上新产业,并非没有缘由。本世纪初实施退耕还林,村里发动大家种无核柿子树,拍胸脯保证厂商包销。几年后,柿子树结果了,厂商却没来……“穷根”没拔掉,还落下了“病根”——不少村民对发展特色产业没信心,对村党支部不信任。
这几年,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环江县试点石漠化治理——石头缝里种任豆树,涵养水土,林下套种广豆根和牧草,牧草喂菜牛,牛粪还田。其中,广豆根卖种三四百元一斤,卖根一斤也有二三十元。
效益这么好,村民们仍然不愿种、不敢种。2017年,谭美树当选村主任,动员会连开三晚,不少村民还是顾虑重重——
“第二年结种子,第三年才能卖根,那第一年吃什么?”
“要是像当年一样,收购商又跑路了怎么办?”
……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党员引领示范。谭美树第一个“吃螃蟹”,2018年卖种子赚了1万多元。不少村民开始心动。趁热打铁,村里组织村民去百色市实地考察。
“35亩石头地,一年挣了90多万元!”取经回来,村民谭维作逢人就夸,他一口气种下了12亩,带动周边村民种了80多亩。
第一书记谭召关想得更远。一条“公司+合作社+党员+农户”的产销链建了起来——党员牵头成立合作社,与公司签订合同。为解开群众担心收购商跑路的“心结”,中药材公司派专员驻村,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和订单收购。没了后顾之忧,很多群众纷纷甩开膀子种起来。
“培育脱贫产业,需要干部带头闯新路、挑担子,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领着群众干,群众才会卸下包袱,积极参与。”下南乡党委书记覃纯果深有感触地说。
党员冲在前,群众紧跟上。除了广豆根,如今的下塘村,菜牛、毛葡萄等脱贫产业也初具规模。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29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500元。
思想贫困怎样扶?
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就能融化思想坚冰
下塘村村民几乎全是毛南族,世代深居大山。“两座大山是下塘村贫困的两大主因,一座是大石山,另一座是村民思想上的‘大山’。”河池市委常委、副市长齐联说。
帮助群众翻越思想上的“大山”,是扶贫工作的难中之难。对此,驻村工作队员覃雅笛深有体会。
谭桂天是覃雅笛的结对帮扶对象,每次见面必问:“小覃,最近有什么政策可以享受吗?”别人都种草养牛育肥,年底一卖,一头能挣三四千元,而谭桂天年底直接杀掉吃肉。
老谭带不动,小覃很着急,两人的矛盾终于在去年夏天爆发。得知老谭不打算让考上大学的女儿读书,覃雅笛急匆匆赶到,两人激烈争论起来——
“孩子上大学就能走出大山,难道你不想这样?”
“上学钱从哪来?我可供不起,让她早点打工或嫁人算了。”
……
不欢而散后,覃雅笛又多次上门。他心平气和地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老谭,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耐心讲解政策:孩子上大学可以享受雨露计划,申请助学贷款;只要肯干,你们夫妻俩发展产业、外出务工都有帮扶政策。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谭桂天的女儿顺利上了广西民族大学,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老谭两口子也在蚕丝厂打上了工,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覃纯果说,过去村里的党员干部思想工作做得不细致、缺乏耐心,和贫困群众有心理隔阂。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就能融化思想坚冰,只要功夫下得深,群众就能带得动。
村里的生态移民搬迁也说明了这一点。
下塘村散布着26个自然屯,一些屯养不活一方人,需要搬迁。但一开始,很多村民不愿搬。
存开屯的谭献谋初中毕业,在村里算思想比较开放的,因而被确定为首批搬迁动员对象。驻村工作队第一次上门动员,很快被怼了回来:“我不愁吃不愁穿,瞎折腾啥?”
多次上门,谭献谋就是咬定不搬,理由一条又一条。慢慢地,驻村工作队员终于摸清了他的想法:其实他最担心的是,搬出去后补贴补助都享受不到了,该怎么生活?
对症下药,时任第一书记谭杨照开出了“定心丸”:搬出去后补贴补助一分不会少,安置点务工机会多,村里的农活还可以照样干。
思想动员的同时,村里还组团去安置点实地参观。眼见为实,看到其他搬迁户生活大改善,打心底里羡慕,谭献谋和很多村民纷纷搬了出来。
工作队撤了怎么办?
驻村干部传帮带,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争取下一次”,是小组长谭志国最怕听到的几个字。长期以来,大塘屯村民走的是经年累月一脚脚踩出来的“老鼠路”。谭志国三番五次找村两委,每次都得到同一个答复——“争取下一次”。
在谭志国动员下,村民们劈山开石,硬是挖出了一条砂石路。可这路坡陡弯急,车行至此,仍需停靠路边,人再徒步走进屯里。加宽硬化的投资,远非村民可以负担。再找村两委,还是说“争取下一次”……一根“软钉子”深深扎进了谭志国的心头。
其实,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县里有基建项目库,可村两委班子却没人主动去申请。卢志愿是村里的首任第一书记,他站了出来。没过多久,大塘屯的路加宽了、硬化了,还装上了护栏。谭志国心中的疙瘩终于解开了。
自打有了驻村工作队,修路、修灌渠、建牛舍、装垃圾焚烧炉……这几年,村里办成了好几件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事。也有村民担心:工作队总有撤离的一天,村里如何继续现在的好势头?
就这个问题,覃纯果召集三任第一书记和现任村两委委员坐在一起商议。
村支书谭良弟先反省:全村37个党员,60岁以上15个、流动党员10个,党组织弱化比较严重。“自己老觉得年纪大了,谋划大事太吃力,心里有这种思想,从而放松了工作要求。”
谭美树也自我批评:“过去经常家里的事忙半天,村委会待半天,遇到棘手的事习惯往上推、往后推,群众有意见。”
谭召关接话:“村里的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各有所长,所以我们要继续以党支部为纽带,相互学习,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共同奋斗。党员干部要强化‘领头雁’的意识,工作要更积极主动。”
驻村干部们没日没夜地忙。村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常常半夜看到村委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本村党员干部的干劲也被激发出来。去年,村里推进贫困户摘帽工作,村民们普遍担心摘了帽会摘政策,不想签字。驻村工作队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学习相关政策,制定了脱贫户发展产业优先享受扶持的激励措施,并结成工作小组,挨家挨户上门宣讲。
东眉屯一段公路拐弯处,丛生野草占了1/3路面,司机稍有疏忽,极易发生事故。村民早有怨言,却无人组织除草。前不久,村党支部举办党日活动,大家一起拔草。村民们说:“这样的活动,今后还希望多一点。”
谭良弟感慨:“学懂弄通政策,走好群众路线,无论是脱贫摘帽这种大事,还是拔草清路这种小事,都能顺利解决,以后工作也要这样干。”
对于进一步建强支部,谭良弟也有了思路:下一步要吸引更多的能人、年轻人充实进来。
巴彩屯的谭合壮,已是一名预备党员。“我是村里头一批种植广豆根的,积累了点经验,我要带动更多贫困户一起种。”东眉屯的入党积极分子谭正敬在南宁做环江菜牛销售生意,他的目标是,帮更多村民把菜牛卖得更走俏。
沐浴着精准扶贫好政策,身边有党员干部领着脱贫奔小康,群众把自己对党的感情编成了山歌:“感谢恩人共产党,精准扶贫有良方,紧紧跟着党中央,幸福生活万年长……”
大石山深处,歌声好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