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的另一个“制胜密码”
■解放军报记者 吴敏 通讯员 欧阳井河 刘宇
人们在仁怀市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参观(7月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镇雄县,绵延于川滇黔边界,在四川西南汇入长江。
今天,站在浊浪翻滚的赤水河畔茅台渡口,眼前奔涌的激流,犹如千军万马竞相争渡。我们很难想象,当年疲惫不堪的红军队伍是怎样完成渡河。而这扣人心弦的场景,拉开了更为惊心动魄、堪称光彩神奇的“四渡赤水”的大幕。
步入四渡赤水纪念馆,凝视着红军四渡赤水路线图,记者试图跟随交错行军的箭头,把视线投向枪声、炮声、呐喊声喧嚣震耳的历史深处,寻找红军扭转战局、反败为胜的“制胜密码”——
四渡赤水发生在1935年初,作战区域主要在贵州、四川、云南3省交界的赤水河一带。在3个多月时间里,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按照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赤水河两岸穿梭往来,纵横驰骋于40万敌军丛中,在运动中创造战机。
“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是他的高超指挥艺术的生动体现。”纪念馆副馆长袁正纲告诉记者,“红军历经大小40余次战斗,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也从根本上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书写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光辉篇章。”
“这样经典的战例,只有人民军队才能创造。”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曹行燕从展柜中取出一份《红星报》,向记者介绍,“红军在长征的艰难环境下,依然坚持出版《红星报》,宣传党的革命思想。他们还要求所有会写字的战士,每人每天至少刷写两条革命标语。因此红军所到之处,老百姓通过报纸、标语就能知道红军打仗为了啥,流血牺牲为了谁。”
1935年冬,红军二渡赤水进攻遵义,蒋介石得知后迅速调集重兵,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一带。在危难关头,毛泽东下令部队三渡赤水,并命令红军主力渡河后,隐蔽在河西30公里的狭长地带,同时派出一部兵力伪装成大部队往四川方向行进,制造红军将要进攻川渝的假象。
然而数万人的队伍岂能丝毫不露踪迹?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队严密盘查,企图从老百姓口中“撬出”红军的真实动向。不过,已受够国民党统治剥削的穷苦百姓深知,红军才是工农群众自己的队伍,没有泄露半点红军的信息。国民党军队果真中计,被红军部队“牵着鼻子”辗转入川,扑了一场空。
“四渡赤水的战功,老百姓也有一份。”曹行燕告诉记者,“正因为红军将士无私为民,才能换来老百姓的信任爱戴。”
在习水县回龙镇大湾村,记者见到一位视红军为至亲的老人。老人名叫王秀林,今年87岁。至今,他的肚子上还留着一条近10厘米长的伤疤。“7名红军为救我丢了性命呐!”老人刚一开口,便泪如雨下。
那天,红军二渡赤水后来到回龙镇。在开作战会议时,突遭敌机轰炸。随行的回龙镇镇志主编李向州,向记者讲起那段历史:“轰炸当天正逢回龙镇赶集,听到飞机机枪的扫射声后,镇上村民纷纷躲避,惊慌失措的杜莲芝背着儿子王秀林僵在原地。见状,十几个红军立即扑上去,一声巨响过后,7名红军倒在血泊之中……”
“这7名红军舍身救人的故事,在我们回龙镇家喻户晓。每年清明节,不少人自发前去祭拜英灵。”李向州说。
红军为救百姓流血牺牲,百姓也为帮助红军竭尽所能——
在村民张德高的家中,珍藏着10封泛黄的书信。他告诉记者:“这些书信,都是老红军黄万先寄给爷爷张先安的。”
那是1935年,身负重伤的红军战士黄万先被敌人抓住,要立即处决。在一旁劳动的张先安等人,见状一起站了出来,用身上的全部财物买通敌人后,才从刀下将黄万先赎了出来。此后,张先安将黄万先藏到祖坟旁的灵棚中,对外人称是逃荒而来的远房亲戚。就这样,黄万先在这里养伤一年多,才辗转回到部队。
“青杠坡一战中,我身负重伤,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生死即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你们把我从刀下救了出来,为了我不怕敌人追捕同罪,为了我无畏严冬白雪到处觅药。三餐茶饭,敷洗伤口,无所不周,胜似骨肉血亲。”小心展开那些书信,封封情真意切,字字催人泪下。
此行让我们看到了四渡赤水的另一个“制胜密码”。同行的四渡赤水培训学院特聘讲师陈云坤说:“我们不难从这些故事中找到答案: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