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陆战队:深蓝海疆,三栖劲旅砺锋蓄锐

来源:解放军生活作者:夏德伟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9-07-17 11:35

炎热季节开赴最炎热地域,是海军陆战队某旅这支“反候鸟” 部队展开大练兵的典型做法。以胜战为心,他们岸海之间 的每一个昼夜,都让人刻骨铭心。

深蓝海疆,三栖劲旅砺锋蓄锐

从这里走向战场之海军陆战队

出镜部队:

海军陆战队某旅有着“陆战雄狮”之称,以训练严酷闻名全军,是海军陆战队所属部队中叫得响、拉得出、用得上的一支老牌劲旅。其前身部队从黑龙江省一直打到广东省,战功赫赫,英雄辈出。1998 年7月1日,转隶海军。转隶以来,先后完成9次护航、4次受阅、4次北疆寒训、数十次与外军联演联训等重大任务,次次不辱使命。

海训:

海军陆战队在炎炎夏日进行濒海实战化训练的统称。

训练项目:

海上长游、武装泅渡、战斗体能、潜水渗透、泛水编波、浮渡装卸载、实弹射击、战术协同及两栖登陆演习等数十项内容。

铁甲耀日、破浪飞舟、潜游破袭……初夏时节,海军陆战队某旅挺进某濒海地域。黄金练兵期里,天然练兵场上,他们兵锋所向,演绎出一幕幕最火热的“速度与激情”。

战场模拟越来越实

烈日高悬, 南海最高气温39摄氏度,地表温度63摄氏度,岸滩上的一座座帐篷与一屉屉蒸笼无异。

为什么帐篷不都藏在绿荫中呢?据作战参谋王帅介绍,这是按打仗要求布设的,一切以便于攻防为第一优先。从指挥所开设、工事构筑,到战场伪装、后装保障,各战术群布防仿若机械部件般严密,既可自成一独立战斗单元,又能互为掎角、多向策应。远远望去,两栖装甲突击车汇成道道铁流,极富镜头感。在岸海之间连番突击,对车组人员可不是一件惬意的事。最热的时候,一个车组一天能消耗20公斤桶装水。检修外部装甲时,3名修理技工被烫伤。浪花势如奔马,数十艘保障游泳的冲锋舟在剧烈摇荡着。海上万米长游是个“露肉”的课目,蹬腿划臂间,可以看到官兵们那一身黑塔似的肌肉块,肩头和背部晒脱了几大块皮。

岸滩一线,与空气中翻腾的热浪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官兵们全员全天候战斗着装。防空营二级军士长吴贵云在导弹检测车内每每汗透戎装,随便甩一下袖口,都能甩出水来。进驻第一周,他的后背和大腿已满是痱子,甚至领章上的“三道粗拐”都被汗水冲淡了。

“这里的太阳‘有毒’!”来自新疆的哈萨克族女兵叶丽仙·巴合提坦言,驻训以来,她还没照过镜子,怕吓到自己。一次涉水射击后,不到半小时的战术训练,她就能把湿透的军靴焐干。

更不可思议的是,该旅选定的这片天然练兵场,还时时处处透着一股凶险劲儿。一次,该旅道桥筑城连在泅渡中集体掉进了一个大漩涡,硬是比其他分队多游了一个小时,就连午餐都是泡在海中吃的,吃的是冲锋舟上抛下的矿泉水和面包。

惊涛之下,环绕两栖蛙人的不是清凉,而是巨大的身心压力。驾驶蛙人运载器,他们不断对抗着离岸流和潮汐流的冲击。一个大浪打来,水下“呼啦”直响,更别提所在海区水下能见度低又暗礁密布了。

“战场险恶,目标环境构设得越艰险越残酷,越能增加战场的生存概率。” 天气溽热难耐,该旅参谋长陈升却有自己的“冷思考”。

训练“含金量”越来越高

“训练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一朴素的训练思想,在该旅深入人心。因此,尽管年年都有濒海驻训,官兵们的训练压力却始终在延续甚至递增着,毫无轻车熟路之感。

10公里武装越野,旅要求奔袭按作战分工编组,携所执掌武器往前冲。第二天晨曦未露,重机枪、迫击炮等重火器已全数用背包绳死死捆在各执掌手肩头。终点线上,不少体能尖子累得脑袋发胀、双腿打抖。

一个午夜,潜水集训队突接“出征”号令,队员们扛起橡皮舟隐蔽奔袭6公里后,迎风驾浪数小时,一举打破了夜间破袭训练最远纪录。

到达目标海域,他们编组完毕正准备渗透时,却被要求脱下潜水服,穿上作训服,背上水下步枪,将其他枪械装入水密袋拖行而前。

任务中,中士张晓策脸部、手部被礁石及附着物划了11道血口子。而提及惊险,他却格外平静:“身为特种破袭的‘王牌’,我们宁可身体挂彩,也要为实战加分。”

“所有武器装备打一遍,所有战术背景练一遍,所有人员考一遍。”随着训练进度的推进,全旅各型武器火力全开。

实射前期,轻步二连就啃上了“硬骨头中的硬骨头”——某队形射击。一声哨响,只见全连从岸滩分波次向前推进,瞬间形成一道空前密集的弹幕。残阳如血,空包弹弹壳溅落了一路。

“ …… 方向XX-XX,4发急速射,放!”夜色沉沉,在未提前转运弹药、未提前确定射击阵地、未提前区分打击目标、未提前测定射击诸元的情况下,两栖榴炮分队仓促“接战”,激射的炮弹在夜幕中打出一片红光。

事实上,有数十个昼夜,道道红光明灭有序。为防火力过猛引发山火,该旅还专门组建了数支灭火队。每当硝烟散尽,灭火队官兵随便在弹着点四周抓一把沙土,都能抓到许多弹片破裂的铁屑。有人说,全旅上下一人不漏、一刻不停、一步不退,铁一般的纪律和作风更硬了。可在该旅政委齐勇看来,这种超强的号令意识,只是从难从严锻打部队的一个缩影,是官兵们富有担当精神的另一种说法。

“刀锋”锐度越来越硬

“能不能把部队带上战场?”“上了战场敢不敢亮剑?”“剑锋所向能不能应对强敌?”该旅各级指挥员们深知,叩击着他们心门的胜战三问,只能在战场上求解。

巨大的作战指挥帐篷内,高挂演习倒计时牌。地形沙盘旁,夜夜围满推演的身影。不远处,放着一排行军床。作训科参谋王玉林表态,“ 宁少活十年,不负海军蓝”。

惜时不惜命,换来的是作战流程被细化为200多项工作。大到综合计划、方案预案、战场管理,中有指挥所开设、隐蔽伪装、铁路装卸载,小到夜间标识通路、身份识别、口令设置,他们逐一研究,精准施策。

“没有比打仗更凶狠的事了。最起码在演练中,要从大家眼睛里看到恐惧。”都是最大限度地模拟实战,该旅轻步营营长崔海就棋高一着,硬是把这个意识问题变成了一个略显粗暴的技术问题:战场无外乎生、伤、俘、死,演练中谁摊上后三项,就得蒙头挺一阵抗虐打训练。

演练不打空对空,还要“拳拳到肉”。

此令一出,这个长于冲锋陷阵的营队演风骤然绷紧。两周一次的各连自由对抗,一旦进入战斗时间,人人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纵然知道动了真格,可看到一个班的兵力被吊在树上当了“沙包”,官兵们还是深受触动。

“就是要大家知道疼,彻底明白演习不是儿戏,打败仗是可耻的。”崔海的这股胜战担当,深深触动了一群带兵打仗的人。

驻训中,机步某连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优待”:单独驻防后,不仅加强了特战、防化、爆破等9种作战力量,还获得了修理分队的优先保障权。原来,出于战场“磨刀”的考量,该旅想把这支精锐连队打造成最强战队,当蓝军、摆擂台。交战之际,机步某连尽占兵力、火力优势,又爱出狠招怪招,逼着接战官兵在苦战中苦思破解之道。最惨烈的一仗,某突击车连尚在集结,两台补给车被“炸毁”,以致还没开打弹药基数就少了一半。在优势兵力的快速掩杀之下,20分钟内便全军覆灭。

一场场败绩犹如当头棒喝。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抓什么,成了全旅的迫切行动。一身蓝色望着满目蓝色,该旅旅长王家权言出铮铮:“把部队重心死死锁定在作战和打赢上,才能在转型升级的熔铸中实现真正的脱胎换骨。”

(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