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扶贫联络员”的幸福心事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吴骁峰 黄旺民 张颖科责任编辑:张思远
2019-07-02 14:24

吃过早饭,第76集团军某旅“扶贫工作队”官兵,沿着蜿蜒小路朝泾河村走来。刚到村头,村委副书记丁志国、贫困户杨志贵就迎了上来。“家里的羊,前几天产了三只羊羔。”杨志贵一脸幸福笑容…… 这一切,该旅扶贫联络员、上士刘继扬看在眼里、甜在心上。他笑得很开心。请关注出版的《解放军报》的详细报道——

一名“扶贫联络员”的幸福心事

■吴骁峰 黄旺民 张颖科

初夏贺兰山麓,树绿花开,一派生机盎然。

吃过早饭,第76集团军某旅“扶贫工作队”官兵,沿着蜿蜒小路朝泾河村走来。刚到村头,村委副书记丁志国、贫困户杨志贵就迎了上来。“家里的羊,前几天产了三只羊羔。”杨志贵一脸幸福笑容……

这一切,该旅扶贫联络员、上士刘继扬看在眼里、甜在心上。他笑得很开心。

去年,刘继扬跟着“扶贫工作队”第一次到村里了解情况时,杨志贵对这群解放军一点也不“上心”。“以前‘扶贫工作队’来过不少,有的帮助盖车棚、有的定期发放米面油,但我们的生活还是老样子,走上致富路,离我们有点远。”杨志贵一脸无奈地说。

那阵子,刘继扬几次找杨志贵统计信息,但他一点也不配合,村干部也拿他没办法……

路遥知马力,人心换人心。作为联络员,刘继扬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帮助解决问题。久而久之,杨志贵看到了他的诚心,也被他踏实的为人所感动。

“解放军同志,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照顾,我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您看看能不能帮我找点事做……”一天,刘继扬又来探望杨志贵,帮他整理完院落,杨志贵吞吞吐吐地说出了心里话。

杨志贵家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贫困户。用丁志国的话说:“老杨啥时候能脱贫,俺村才算真的脱了贫。”

那年,该旅官兵第一次到杨志贵家时,着实为杨志贵家的情况“捏了一把汗”——只有两间土坯房,房门口杵着一把快掉光“毛”的扫把;两把已经锈蚀的锄头,诉说着这个老农的贫苦境地。

杨志贵今年63岁,他和老伴“大字不识一个”。除了政府扶助,平时基本没什么收入。去年,杨志贵外出务工不幸被砸伤头部,为了看病,一家人花光了“家底”……得知杨志贵家中的困难,旅机关专门派人到他家,帮助他搞养殖业。

但是,发展养殖业到底适不适合杨志贵家?官兵们讨论无果,最终想起村里的养殖大户丁志国。

“目前村里老人居多,外出打工不现实,搞养殖还是不错的。”在丁志国看来,给贫困户牛羊,比直接给他们救助金更好,“不仅给了他们脱贫路子,更可以增加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经过讨论研究,养牛投入的成本和精力大、销路窄,不适合这个村,养羊不失为一条好路子。没过多久,官兵们就给每户贫困户送去了7只母羊、1只公羊。

家里有了“扶贫羊”,乡亲们打心眼里高兴,养得也起劲。那天,收到部队送来的8只羊羔,杨志贵紧紧握着官兵们的手,感激地说不出话来。收到“扶贫羊”的第二天,他连早饭都顾不上吃,一大早就出去找有养羊经验的人讨经验……

没过几个月,这几只羊开始产羊羔了,眼看羊一天比一天多,杨志贵又开始发愁了:前期自己搭建的简易羊圈太小,已无法满足正常养羊需求,修个羊圈少说也要万把块钱,哪来的钱修大一点的羊圈?是重修羊圈还是放弃扩大养殖规模……思来想去,杨志贵来到村委会,拨通了刘继扬的电话。

很快,刘继扬和战友们再一次来到泾河村,对8户贫困户逐户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下一步意愿和打算,并估算了羊圈的建筑规模和费用。在他们的帮扶下,杨志贵家的新羊圈很快修建完毕,看着宽敞又结实的新羊圈,杨老汉又有了新的目标:年底前争取再产出10只羊羔。

“像我这样的家庭,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已经很满足了。”贫困户秦国庆说,“部队之前给大家送羊时,我们还担心过不了多久羊毛都不见了,现在这些羊崽子可是咱们的‘致富羊’,可得好好养着嘞。”看着羊圈里刚出生的几只羊羔嗷嗷待哺,秦国庆笑得合不拢嘴。

杨志贵算了一笔账:卖出去一只羊,除去成本大概可以赚上千元,按照现在的羊群规模,今年收入万元应该不是问题……

眼下,如何让“扶贫羊”卖出好价钱,成了杨志贵面临的新问题,也是下一步刘继扬和战友们的“帮扶重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