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从20岁入党起,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如果当时没有到商务印书馆,就没有机会接触中国共产党,就没有这一生。
1905年6月13日,陈云出生在上海青浦练塘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岁丧父,4岁丧母,由舅父廖文光抚养长大。
陈云8岁那年,舅父送他去私塾学文化,接受启蒙教育。后又到练塘贻善初小、青浦乙种商业学校读书。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回家帮舅父做家务。一心想继续读书的陈云,愿望终于实现,在练塘公立国民颜安小学校长杜衡伯的保荐下,陈云免费去颜安小学高小部读书。陈云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更加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凭着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品学兼优奖状。班主任张行恭老师对陈云思想的影响极大。张老师是位思想进步的爱国人士,经常向同学们讲述近代历史故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谭嗣同舍生取义,康有为、梁启超变法等。陈云听得特别认真,笔记一丝不苟,有时还提问题请老师解答。陈云懂得了什么是帝国主义侵略,什么是封建主义剥削,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油然而生。
“五四运动”爆发后,青浦与全国一样,反帝爱国运动风起云涌。在张老师的带领下,陈云与同学们组成童子军、救国十人团和宣传队,上街游行,号召大家坚决不当亡国奴。通过这次反帝爱国运动,陈云非凡的组织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在同学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他立志报国的思想也逐渐萌发。
这年夏天,陈云高小毕业。因不愿加重家庭负担,不再继续求学,回到家里继续帮舅父母做家务。班主任张行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廖文光建议:“我弟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可以介绍陈云到那里做学徒,发展机会可能更大些。”廖文光非常感激张老师,答应让陈云到上海去发展。1919年12月8日,14岁的陈云在张老师的带领下离开家乡,经松江去上海商务印书馆做学徒。从此,陈云走上革命道路。陈云在晚年对女儿陈伟兰说:“如果当时没有到上海,没有到商务印书馆,不当工人,就没有机会接触中国共产党,就没有这一生。”
此身已非昔比,今后不是做成家立业的一套,而要专干革命
陈云在商务印书馆总发行所当学徒时,发行所的营业时间是早上8点到晚上8点,长达12小时。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工友们早早休息了,陈云却不顾身体劳累,去补习中文和学习英文,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看书。脏活累活样样干,从不吭声。陈云很快熟悉了业务,能用英语与外国人做生意,损坏的文具能修复后再卖出去。为人谦和,做事有主见,又能帮助同事,很受师傅和职工的信任和称赞,在工友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只当了两年学徒的陈云,就被店方提前一年升为店员。
随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并且同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工人阶级最为集中的上海诞生。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工人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上海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开办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职工中不少人深受革命民主思想影响。“五卅运动”爆发后,商务印书馆的广大职工怀着对帝国主义的极大愤慨,投身到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浪潮之中。陈云和广大职工一起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反对帝国主义的血腥屠杀。为了让广大市民了解“五卅”惨案的真相,他几乎天天都要走上街头,叫卖商务主办的《公理日报》。 为了支援罢工工人,陈云不仅把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工资捐了出来,还组织一些青年工人上街动员和宣传募捐。以后,就被推举为印刷所的罢工委员长,领导了商务印书馆的工人罢工斗争。
在这段时间,陈云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商务印书馆进步同事的引导下,陈云来到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外围组织——上海通讯图书馆。他开始如饥似渴地系统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浅说》等书籍。他反复读,反复琢磨,并结合自己参加声援“五卅运动”的经历,以及到城市后看到、听到和读到的社会现实状况进行深入思考,不断追求真理,最后确定信仰。正像他后来所说:“我先是相信吴佩孚的,后来相信国家主义,后来又相信三民主义,最后才相信共产主义。因为经过比较,认识到共产主义是最好的主义。”
陈云在罢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定革命意志和出色组织才能,引起商务印书馆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罢工胜利后,1925年八九月间,20岁的陈云,经商务印书馆第一任党支部书记董亦湘和发行所第一位党员恽雨棠介绍,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陈云说“此身已非昔比,今后不是做‘成家立业’的一套,而要专干革命”,立志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共产党人终其一生,都要为信仰的实现而奋斗到底
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陈云经历了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情况多么复杂,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坚守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不动摇。
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时期,陈云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不畏艰险,一次又一次出色完成组织赋予的使命。1935年6月,陈云根据中央决定,悄悄离开长征队伍,机智化解重重险情,只身穿越千里白区,到上海恢复党的地下组织,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但此时上海的地下组织已经遭到极大破坏,大批负责干部被捕。陈云后来回忆说:当时收集了报纸公告,清醒地数了一下,认识我的叛徒有72个,到外滩去随时会碰到叛徒。有一次,在桥头,果然遇到叛徒,而且已经被认出来。陈云临危不乱,捏准叛徒怕死的心理,双目怒视,压低声音对他说,如果你指认我,“红队”(中央特科行动科)不会放过你!在陈云气势的威慑下,叛徒吓得把帽子往下一拉,转过头去装作没有看见,陈云化险为夷。后来,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决定,陈云在宋庆龄的帮助下离沪赴苏,向共产国际汇报了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情况。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陈云始终坚定信仰,以党和国家大局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经济恢复时期,陈云不顾身体虚弱,一天只睡几个小时,领导中财委灵活运用政治和经济的手段,发展生产,统一财经,评定物价,起草“一五”计划,打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基础。1958年“大跃进”中,主张“反冒进”的陈云已身处逆境,仍然多次表示不赞成高指标,建议“粮棉钢煤”四大指标不要见报。1959年9月,陈云受毛泽东委托,主持对关系经济全局的钢铁指标进行调整,减少过高指标带来的损失。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陈云4次回家乡调查研究,提出分田到户的主张。当时不少同志劝他慎重,可陈云说,我是领导全国经济工作的,找到一条粮食增产的办法,为什么不汇报。果然,提出分田到户主张的陈云再次受到冷遇。“文化大革命”期间,陈云受到冲击,被剥夺了阅读中央文件的权利。陈云说:“我还是共产党员,还可以看些书,研究一些问题。”他自己出钱,让秘书订阅《人民日报》《参考消息》。1969年10月,陈云被下放江西南昌蹲点调查。他带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全集》等三大箱书学习,思考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对我国经济建设影响的问题。1972年4月回到北京协助周恩来抓外贸,陈云提出要研究当代资本主义,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要研究期货,突破了“左”的思想束缚。
陈云对自己选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笃信终生。1995年4月10日下午14:04分,陈云在北京医院去世。当天上午,在生命弥留之际,还吩咐身边工作人员要缴纳党费。去世后,根据他的遗言,把大脑和器官捐献给医学解剖。陈云说:“一个愿意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不仅应该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到底的革命的人生观。”要“终其一生,为他的信仰的实现而奋斗到底”。他在解释什么叫做“奋斗到底”时说,用我们的家乡话来说,就是奋斗到“翘辫子”。
(作者系陈云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