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动能。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一带一路”展现和平发展强大动能
■刘志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一带一路”有力促进政治包容。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曾划出一条文明断裂带,并预言地缘上的文明冲突将主宰未来全球政治。“断裂的文明”能否彼此包容、相互接纳,原本缺少答案。而“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世界各国人民要和平、求发展的时代呼声,正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合作取代对抗、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理念广受欢迎。沿线国家民众真切地看到,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干涉他国内政,不输出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也不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短短5年多时间,“一带一路”倡议应者云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将群贤毕至,这种局面正是最大程度政治包容的最好例证。
“一带一路”有力增进战略互信。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域外的质疑、杂音始终存在,“中国地缘政治工具说”“债务陷阱说”“落后产能转移说”等等不一而足,让个别伙伴国难免产生战略疑虑。面对抹黑和质疑,中国多次强调,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主张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也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与此同时,不少参与并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和民众也都主动现身说法,用事实公开辟谣。事实胜于雄辩,众多项目陆续落地以来,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而陷入债务危机,相反,很多国家通过参与合作走出了“不发展的陷阱”。截至目前,首届高峰论坛达成的270多项具体成果落实率达到100%,不仅为沿线国家的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还吸引更多国家主动将本国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与“一带一路”进行对接。这些后续效应,不仅折射出各方迫切的合作意愿,更是战略互信日益增强的结果。
“一带一路”有力夯实安全基础。和平与发展历来相辅相成,没有和平难言发展,发展失衡也必将丧失和平根基。中国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以发展促安全,努力为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提供发展机遇。仅仅几年时间,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有的国家诞生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有的国家从无到有建立起汽车制造业,有的国家成功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电力紧缺难题……在一系列务实合作中,“一带一路”帮助沿线地区改善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促进了社会就业和稳定,进而在源头上减少了危机发生发展的几率。在民粹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的背景下,“一带一路”犹如冬日暖阳,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南太平洋地区,一路播撒发展的种子,也为沿线人民带来和平的阳光、安全的福音。
随着各项建设不断展开,“一带一路”正成为铸造和平之路、助推发展之路、助力安全之路、消解对抗与纷争之路。有中华和合文化底蕴作坚实支撑,有沿线地区和国家共同愿望作内生动力,有成功实践不断形成的示范效应,“一带一路”建设必将为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