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的就是一雪前耻”
命运最爱同强者开玩笑。
就在赴朱日和参加全军“砺刃-2013”狙击手最后的集训考核过后,刘先银的脸上再也没有笑过。
“一号靶,脱靶……”听到报靶声,刘先银顿时看不清靶标,脑子里只剩下一串问号:750米精确狙击头靶,对于刘先银来说,在前期的训练中能保证不错的上靶率,这回是怎么啦?刘先银灰头土脸地回到单位,而旅里面一同去参加集训的战友获得了“特种驾驶”课目第一名。
2015年,全军陆军狙击手集训在东北某地展开,当年的冠军部队也在列。刘先银心里很矛盾:再回伤心地,失利好像就在昨天;但他心里还有这样一个声音:当初的靶到底为什么没有打上?
前一天刚接到任务,第二天就要出发,他打好背囊,一路向北……

隐蔽渗透到目标点。毛世川 摄
比赛当天,由于队友适应不了北方的天气,身体不适,刘先银扛起两把重狙,一路搀扶队友隐蔽渗透到目标点。在狩猎射击课目中,激光测距仪显示没电。而3个隐显靶正等着刘先银,十几分钟内会毫无征兆地冒出来又缩回去,每一个靶子留给他的只有8秒钟。

夜间侦察记录。毛世川 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远处300米处突然出现目标,刘先银迅即完成密位测距、风速测定。
“砰!”一声清脆,命中目标。用时3秒。
本项成绩全优,刘先银以综合成绩第六,被评为“特等狙击手”,直到目前旅里也没有人能够打破。
狙击手往往要在残酷的训练中找到自己的最好状态。不仅需要超凡的智慧和技能,还需要异于常人的体能,武装8公里,刘先银用时仅28分钟。
“这里面都是我带过的兵”
“一号靶,四发……”靶壕传来报靶声,狙击手周阳瞬间低下了头,今天已经是他第二次跑靶了。究竟是怎样的课目,让射击“大拿”束手无策?

刘先银持狙击枪等待“命令”。毛世川 摄
刘先银向记者介绍,此次狙击的要求是在三分钟之内,完成100米跃进,到达射击地线后要完成卧姿、跪姿、立姿三种姿势的射击,难度可想而知。
周阳是刘先银带过的兵,可以说,现在靶场里的狙击手都要管刘先银叫声“师父”。在周阳的心里,刘先银永远是那个让自己佩服的“老狙”。
一次野外集训,忽然不知从哪儿飞来三只野鸡,刘先银一个手势下达射击命令。周阳慌了,从来没有狙杀过活物,面对这活蹦乱跳的野鸡,周阳有点下不去手。
“砰”的一声,刘先银示范性地一发击中一只。“战场上,你有丝毫犹豫,你的敌人就会抢先狙杀你!”
“砰……”周阳一枪击中一只,枪声久久在山谷里萦绕……
“狙击手执行任务时,往往只有一次‘狙杀’的机会。”刘先银告诉记者:“狙击时从瞄准镜里往外看,身体上哪怕只有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产生巨大的偏差,呼吸或者心跳不能过快,否则瞄准镜里的准星就会跟着上下跳动。”

刘先银在考核结束时,分析弹道散布,讲解射击学原理。毛世川 摄
考核结束,刘先银展开一张密密麻麻的靶纸,眉眼间有一丝凝重:“改变射击距离需要重新计算瞄准密位,下次考核大家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