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两会评论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来源: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 作者:浪万鹏 赵军 发布:2019-03-12 22:43:44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今年两会期间,来自陆军的基层代表杨初格西建议:“不仅科研院所要创新,基层官兵也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为战斗力建设作贡献。”

今年1月25日,陆军举行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颁奖仪式,新疆军区某旅二级军士长刘加平位列十大标兵。这位出生于革命老区、扎根于基层部队的普通士兵,入伍时仅有初中文化,但他用23年的岗位实践,创新研究出9项保障部队制胜无形战场的科研成果,以精湛的维修技术为部队节约装备维修资金近千万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成为全军赫赫有名的“兵专家”。刘加平的成长经历启示我们,面对汹涌澎湃的信息化、智能化浪潮,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充分调动激发基层创新活力,才能把科技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作战优势。

“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由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去使用它。”其实在现代战争的较量中,还要加上“善于创新的头脑”。基层官兵身处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战斗力建设链条最末端,对组训方式调整、装备器材使用、训练短板弱项的感知度灵敏度更高,是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军。




然而,一些基层官兵总觉得科技兴军是重大战略,是军委机关和高层领导的事情,落不到自己的头上。实则不然。现代战争表面上看是“硅片”和“钢片”的较量,但实质上是交战双方军人素质的比拼。没有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是死的东西。有了掌握技术的人才,技术就能够而且一定会创造出奇迹。部队官兵科技素养的高低,已经成为制约战斗力生成的关键性因素。这也对广大基层官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打赢需求在哪里,基层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就选在哪里。考量一项创新有没有成效,最终的检验者是战场。要围绕战斗力建设搞创新,练兵打仗最需要什么,创新就要重点关注什么,什么在实战中最管用就创新什么,应该杜绝盲目追赶时髦乱贴“标签”、到处拼凑抄袭模仿、一味“求新”而生搬硬套、随意降低“含军量”等现象。偏离战场需求、脱离部队实际的创新,不仅徒劳无功、毫无价值,甚至会对战斗力建设产生负面效应。只有紧贴实战需要,注重原始创新、自主创新,才能使每一项成果有效对接信息化战场,每一次攻关都服务战斗力建设。

科技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不是一腔热情的凭空想象,灵感乍现大都源自平时的厚积薄发。在军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提高官兵科技素养,增强官兵的战场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和预测能力尤为迫切。要营造支持创新、敢于创新、矢志创新的内外环境,搭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制定激励政策、容错机制,为那些敢于创新的官兵加油鼓劲,就能激活基层科技创新“一池春水”,营造“处处是创新之地,个个是创新之人”的良好氛围。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而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在科技兴军征程上,只有激活基层科技创新引擎,使“学科技、研科技、用科技”蔚然成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才能提升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能力。

策划 王传宝 陈飞 孙杰 王凌硕

编辑 武小文 金思聪 武涛 徐天 赵子琪 孙瑾瑾 张明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与腾讯独家合作)

责任编辑:岳修宇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