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3月9日电 题:
“困难面前有我们”——
太行山革命老区一个小山村的蝶变
新华社记者 范世辉
每年大年初四开工修路、开田、种植,是这些年革命老区河北涉县后池村雷打不动的惯例。
今年这个日子,一场小雪悄然而至,气温降至零下8摄氏度。上午8时许,后池村的村民们扛着铁锤、钢钎、镢头等工具又上了山。在愚公广场集体大拜年后,村支书刘留根进行开工动员:“后池这几年的变化是咱挺起腰板干出来的,幸福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要靠我们的艰苦奋斗……”
从人均收入3900多元到1.3万元,从水窖储存雨水到喝上自来水,从荒山秃岭到漫山铺绿……后池村的村民们用实干演绎了一个太行山村的蝶变故事。
“不能再等了”
后池村地处太行深山区,山高路险,沟壑纵横,自古有“地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之说,骡驴一直是耕种的脚力。近些年,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牲口不养了,几百年辛苦开垦的梯田大量撂荒……
“不能再等了!”2015年12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不久,从邢台市前南峪学习归来的村支书刘留根坐不住了,他和村里的党员干部、留守老人一合计,决定利用冬闲修路,复耕撂荒的梯田。
“谁有空就上山修路哟!”12月8日,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老党员刘虎全、刘土贵和村民刘乃分扛着铁锨、镢头等农具,自带干粮和水上了山。这一天,他们只修了3米长。
从此,每天早7时,村里的大喇叭就会准时响起。第6天,后池村的修路队伍已扩大至130余人。此后两个多月,不用挨门挨户叫,全村男女老少,都会自觉从暖暖的被窝里爬起来,顶着凛冽的寒风上山。从村庄到工地往返要1个半小时,为节省时间,村民们把大锅支到了工地上,每天自发背白菜、萝卜、面条上山做饭。
71岁的刘有廷老人不小心被大石板挤破了手,鲜血直淌,不久,他又出现在修路现场。67岁的党员刘虎全修路开始后的第一个月就病了,白天出工晚上输液……
自此,每年正月初四,已成了后池村雷打不动的开工日,一改过去正月不干活的习俗。
敢拼才会变
如火如荼的奋战场面,沸腾了太行山一角,感动了山里山外人。
一位村民拍摄了一段乡亲们修路视频发到微信群,倡议村里外出务工青年“少喝一瓶酒,少抽一包烟,省下钱支持家乡修路”。在各地打工的青年纷纷捐款,还出资给村里租了一台挖掘机。
邯郸市、涉县相关部门联动参与,帮助后池村修路脱贫。“市、县领导经常来,帮助我们制订发展规划,有时和我们一起修路、种树,县交通局还来帮我们硬化了路面。”村民王永梅说。
2016年,上山的路终于通了,成片的梯田得以复垦,种上了果树、中药材。
后池的村民没有就此停步,他们流转土地,种植树木、打造景点……
“今年计划在山上修筑两条‘天路’,和太行山高速、244省道互通,形成一个生态旅游圈。”刘留根说,如今,后池人就认准了一个理——敢拼才会变!
不等不靠奔小康
站在桃花山先锋岭上俯瞰山下,两条公路蜿蜒曲折,像玉带盘绕山间;修整一新的梯田,层层叠叠;挖好的育树“鱼鳞坑”,漫山遍野;山腰处,村民们仍在挥舞农具……这是日前记者采访看到的情景。
涉县关防乡党委书记康彦云介绍,后池周边山岭已种上7000多亩松柏、1500多亩经济林、1000余亩林药,形成了新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每逢假日,桃花山景区车水马龙,游人如织。
农家乐被带火,村里先后开了11家农家乐,每家都有五六万元的盈利。农民自产的小米、花椒、红薯粉条等农产品供不应求。后池村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3900多元猛增到2018年的1.3万元。女孩子纷纷外嫁的后池村,去年迎来了五六个新媳妇。
榜样力量无穷。涉县人民以后池村新愚公精神为引领,苦干求变,2017年秋,一条穿越158个村、总长1300多华里的“千里乡村振兴路”建成通车。同样受到感染,武安市西峧村等5个村村民用1年多时间修筑了4公里长的盘山公路,栽种了松柏、桃树、核桃树等14万余棵,走上致富路。
“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如今,这句口号在涉县几乎家喻户晓,成为老区人民不等不靠奔小康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