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会:这些话是亮点!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发布:2019-03-07 16:57:27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

经济形势

● 在去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全球经济波动比较剧烈的情况下,中国能交出这份成绩单,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非经过不知难。

● 1.4万亿美元的GDP增量、1361万人的新增就业、1386万人的脱贫,这三个数字也只有在中国能够实现。

● 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三五”去产能的目标任务,并且由此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提质增效,对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强大国内市场

● 中国是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市场主体据不完全统计达1.1亿户,这就说明中国有庞大的生产资料消费市场,也有非常庞大的生活资料消费市场。

●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是一个增长非常快的市场,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 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有近1400万人从农村转入城镇,不仅增加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也会释放巨大的衣食住行等消费需求。

投资

● 新开工的工程要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我们不必要也没有可能去搞“大水漫灌”,突出的是精准投资。

● 民间投资跟政府投资紧密地结合在一块儿,形成了我们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等方面的组合,今后还会继续保持下去。

● 帮助民间投资解决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它能够平稳健康发展,共同推动我们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粤港澳大湾区

● 在创建国际科创中心方面,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大湾区的九个市和香港、澳门,三地密切配合,将产生“1+1+1远远大于3”的效果。

● 在跨境车辆进出、人员进出、海关通关便利等方面,特别是有利于港澳青年到大湾区广东这一侧就业创业,要提供更好的便利。

民营经济

● 大力促进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活力。

● 进一步帮助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解决他们的流动性问题,解决他们的中长期投资资金短缺问题。

● 进一步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更好地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包括知识产权、合法的财产权和其他的相关权益,促进民营企业能够安心创业、发展。

● 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汇聚成磅礴的力量,和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一起构成中国经济浩浩荡荡的发展力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

外资

● 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加上正面鼓励,再加上准入后的国民待遇,为外资构建更好的营商环境。

● 将在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服务业领域推出更加开放的措施,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

● 将发布新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

消费

● 我国消费持续扩大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消费转型升级并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投资转型升级,乃至整个经济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长期看好。

● 促进实物消费升级,推动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政策,加快开展“5G”商用部署。

● 建立健全旅游等领域服务和收费的标准,推动便捷支付方式推广升级,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一带一路

●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提供了税收,改善了民生,添置了优质资产,而且促进了相关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 扎实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既要加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硬联通,又要推进政策、规则、标准等软联通;既要畅通“陆海空丝绸之路”,又要畅通“数字丝绸之路”;既要共建基础设施,又要共建经济走廊。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

改革

● 继续推动甄别、纠正涉产权的冤错案件,明确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的规范化机制,在全国大中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将全面展开营商环境评价。

● 经营性行业的发用电计划将全面放开,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将向县一级全面延伸,将推进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使上游的资源类企业实现公平接入、下游用户实现公平享有。

●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打开“进”的大门,提高“改”的质量,保障“在”的权益,畅通“退”的通道。

民生

● 今后三到五年,将大幅度增加各类养老服务床位,使普惠性养老床位增加一百万张以上。实现幼儿园学位能力全覆盖,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

● 把提升养老育幼服务质量作为行业监管的重中之重,通过规范服务标准来提高质量,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培训来提高质量,通过完善支持政策来提高质量,通过加强信用监管来提高质量。

● 政府在保好基本、兜住底线的基础上,要大力支持非基本养老育幼服务多元化发展,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信用

● 凝聚社会合力,及时对严重失信行为“亮剑”,加大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惩戒力度,使相关的市场主体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

● 在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过程中,将把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作为首要前提,使人们在享受信用服务的同时更加放心、更加安心。

● 通过对失信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真正做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

责任编辑:赵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