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军装,他们依然是最可爱的人
——军队政协委员热议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
■本报记者 柴 华 邹维荣 中国军网记者 毛志文 庞云豪
受访委员
原总政治部主任助理 岑 旭委员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教授 郝万禄委员
武警某部教导队队长 张 辉委员
本报记者邹维荣(右一)、柴华(左一)采访军队政协委员郝万禄、岑旭、张辉(左二至左四)。中国军网记者 孙智英摄
让退役军人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记者: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孙绍骋介绍了《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有关情况,备受外界关注。几位委员如何看待当前退役军人工作的开展情况?
岑旭: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去年国家组建了退役军人事务部后,他们本着边组建机构、边进入情况,边落实当前任务、边谋划长远发展的工作思路,各方面工作有序推进,近一年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退役军人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筹划安排,《退役军人保障法》今年有望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还有在全国广泛开展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以及通过“最美退役军人”的评选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国防、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广大退役军人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郝万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是关系军队稳定和社会大局稳定的大问题。习主席亲自谋划设计、亲自部署推动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党中央已经把退役军人优抚安置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我认为近一年来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工作机制构建进展顺利。31个省(区、市)组建了退役军人事务厅(局),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6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将在今年上半年组建完成;二是政策法规制定快速推进。以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为牵引,涵盖就业安置、抚恤优待、荣誉激励等领域的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三是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出台了退役士兵安置、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高抚恤补助标准等一系列规定和文件,助力相关政策法规落地见效。
张辉: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后,大家一直高度关注。特别是退役军人安置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和悬挂光荣牌等举措,都让基层官兵很暖心,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激励官兵全身心投入练兵备战。
综合施策推动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更好发展
记者: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还有哪些重点环节需要关注?
岑旭:去年年底,我和其他一些委员赴云南、贵州调研,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考察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当前,还需要在4个方面重点关注:一是移交安置,比如一些省市区的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刚性不足;二是就业创业,特别是培训与就业创业紧密挂钩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教育管理,要激励大家永葆本色;四是服务保障,当前一些事权责任划分和资金保障分担模式尚需优化,相关优待政策和标准也有待统一。
张辉:我认为如果帮助退役军人迈好离开军营后的第一步,退役军人的发展路径会更加顺畅。
传递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决心意志
记者:对下一步开展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有什么建议和希望?
岑旭:今年军队政协委员两个特邀组准备了一份联名提案,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据了解,其中一些工作退役军人事务部已经在着手调研或推进。提案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通过制订全国统一的转业干部安置量化标准、增加事业单位和国企接收退役士兵安置的岗位比例等举措,推进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二是通过在省市两级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培训中心,以及利用大中专院校优质教育资源等多种方式,提高退役军人培训实效;三是明确各级退役军人事务机构是教育管理退役军人的责任主体;四是精准实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郝万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退役军人”,涉及服务管理、维护权益、培训就业、待遇保障等多项内容,传递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决心和意志。对此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分类分层的退役军人继续教育资助体系,引导设立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基金,帮助退役军人有效提升再就业竞争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依法维护退役军人权益的制度机制。
张辉:退役军人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他们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回归人民、回报人民,脱下军装,他们依然是最可爱的人。我希望在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的过程中,更多地倾听基层官兵和退役军人的心声,这样法规政策的出台和执行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