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曾经的全国政协委员、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德曾说,作为总理身边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她觉得周恩来的家风就是楷模。“良好家风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周秉德说,“爱国家,是前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你一定再熟悉不过。少年恩来发愤读书,以期民族崛起,已成为了一名爱国主义者,爱国情怀和救国志向不断在心中升腾。
1912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留影。
而二十世纪初,在南开学校学习期间,周恩来就曾在校刊上发表文章,指出当时中国已处于危险境地,并呼吁南开的青年学生应具备“闻而兴鸡鸣起舞之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念 ”,要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后来,学校成立了“救国储金会”,倡导全校师生为缓解国家财政困难而捐款,周恩来不仅坚持每日捐款,还到社会上进行演说,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爱国救国的行列中。
时间是无声的见证者,几度春秋后,中国逐渐步入世界舞台中央,周总理也赢得了世界上不同肤色人们的爱戴。
在尼克松的眼中,周恩来是一位具有献身精神和强大民族自信心的人。
1971年,在中美双方一些时间比较长的会谈中,一些年纪比较轻的人已露出倦意,但周总理却始终头脑敏锐、聚精会神。他从不讲废话,也从不要求休息,仿佛工作越繁重,精力越旺盛。
殊不知,那时他已经73岁高龄了。
四年后,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此时,周总理已是重病缠身,在台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的他消瘦异常,声音虽苍老疲惫,但依然坚定。
周恩来抱病出席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并作政府工作报告。
人民大会堂的每个办公场所都留下了周总理那不知疲倦的身影,有一天,他突然来到大会堂,工作人员清楚,他并不是像以往那样准备接见外宾或是参加会议和活动,很像是来专程巡视的。但工作人员不清楚的是,周总理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他是过来告别的。
1973年1月9日,一位意大利记者在人民大会堂为周恩来拍摄的照片。
那天,尽管走路有些吃力,但总理还是浏览了曾经工作和活动过的每个厅室,停下来摩挲每一件陈设。大家最后也明白了些什么,强忍着悲痛、打起笑脸送他上车。就在即将上车的那一刻,总理突然回过头,给人民大会堂留下最后深情的凝望。
为国操劳拼尽全力后,那个战斗力惊人的总理,终于知道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