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辫子剪了,裹脚布脱了,就是想参军。毛主席好,共产党好,我年轻时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没有想到党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李宝英·103岁
【人物简介】李宝英,女,1916 年生,江西新余人。1930年冬,参加儿童团并任团长,曾在永新、金田、莲花等地随红军开展宣传工作;1934年,红军被迫转移时回乡务农;1995年,被认定为失散红军。老人性格非常开朗,尽管四世同堂,但坚持一个人居住、一个人开伙。采访时,老人告诉记者:“我自己要运动,要自己摘菜、洗菜、做饭,儿孙们告诉我菜地在哪里就行了。”现居江西新余东坑村。
撰文/中国军网记者 孙伟帅
摄影/特约记者 夏一军
出品/中国军网 腾讯新闻 中国人的一天
李宝英一定是个爱美的人,且有一颗少女心。
看到我们带着相机来采访,李宝英抱着双臂,轻轻抚摸自己的胳膊,大家都以为老人家怕冷,她却用方言告诉家人去屋里把她那件年轻时常穿的衣服找来。
李宝英穿上浅蓝色的小衫看起来更加精神。夏一军 摄
李宝英接受采访。(视频截图)
那是一件极为复古的小衫:斜襟,盘扣,立领,是她年轻时代最流行的样式。李宝英自己慢慢穿好小衫,遮住她原先穿在身上的那件玫红色T恤。我帮她系好所有的盘扣,她慢慢低头,有力地抻了抻衣角,把衣服抻平。然后她抬起头,有些腼腆地对我笑了。
浅蓝色的小衫让她看起来更加精神。家人不需要询问就知道是哪一件,想必,这是李宝英每一次见客人时才会穿的“正装”。
李宝英说小时候,每天看着村子里来来往往的红军穿着这身衣裳,很是羡慕。夏一军 摄
李宝英说:毛主席好,共产党好,我年轻时做了一些该做的事,没有想到党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视频截图)
在找到这件衣服之前,李宝英还穿上了当年红军的衣服。这是后来别人送给她的,她说小时候,每天看着村子里来来往往的红军穿着这身衣裳,很是羡慕,或许她也和小姐妹们悄悄地学着红军的样子打过绑腿吧?
建军90周年的纪念章挂在胸前,李宝英轻轻地摸了一下,对着记者的“长枪短炮”笑了起来。
李宝英精神很好,可是耳背的厉害。她听不懂普通话,也不会讲。所有的提问和回答,靠着一旁的儿媳和大学生村官廖娟来“翻译”。屋外天气炎热,稍微一动就是一身汗,李宝英指着不远处的桌子说:“恰(吃)瓜!恰(吃)瓜!”见大家没有人动那一盆西瓜,她有些急了。大家赶紧你拿一块我拿一块,最后我递给她一块,她接过来,慢慢地咬了下去。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李宝英的生活好像被按下了“慢放键”——走路很慢,说话很慢,吃东西很慢……可这一切又在证明这时光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她,已经是一位103岁的老人家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宝英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通过她的儿子和儿媳讲述,我们了解到李宝英早年参加红军的事迹。夏一军 摄
她脸上深深的皱纹将时光全部压缩,她那双杏核般的眼睛就好像通往过去时光的窗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宝英的记忆开始变得模糊,通过她的儿子和儿媳讲述,我们了解到李宝英早年参加红军的事迹。
1992年,隔壁村的姐妹来找李宝英,并提起了1930年她们一起加入儿童团与红军一起战斗的经历。3年后,李宝英正式被确认为失散红军。
身份被确认后,李宝英偶尔会和家里人讲起那些年的经历——
她曾站在村口为红军放哨,听到风吹草动便跑回村子告诉大家“坏人来了”;她还帮助红军一起搞宣传,唱歌、跳舞,她样样行。直到现在,那些有关红军的记忆都模糊了,但是那几句歌词她还记得真切,能清楚地唱出来:“打土豪,分田地……”
李宝英曾半开玩笑地告诉家里人,当时有一位红军的排长“看上了她”。家里人只当听故事,哈哈一笑,她自己也不再多说。
十几岁的少女正出落得亭亭玉立,为了帮助红军,她拆掉了裹脚的长布,剪掉了留了十几年的长发。老妈妈看见她的样子恨不得要打她:“这么莽(大)的脚,你可怎么办呢!”
这样的事,在今天看来平常不过。可是,那时的坐标完全不同——1930年,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还被锁在封建思想的枷锁中,更何况是这江西的茫茫大山里。李宝英背着母亲做的这些事,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一个“潮人”。
这样的女性,有一个红军排长喜欢再正常不过!甚至,还会有两个、三个!
她或许曾经怦然心动,后来嫁给了一位普通的农民,生育了9个孩子。她的生活也像这茫茫大山一样平凡。但是,在这平凡的生命轨迹里,短暂的红军生涯却被历史所铭记。现如今,她成了他们那一代人的象征。这是青春与时代洪流相遇,绽放出的夺目光芒。这是一个勇敢的山村女子的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的碰撞。从此,她成了红军。这个称呼,成为了她一辈子值得骄傲的名字。
李宝英的红军记忆拼图,我们只找到了这几块。虽然如此,却也能大概窥见战争年代的火热场景,可以窥见在没有敌人袭扰的时候,他们过着怎样快乐的生活。
李宝英虽然已经103岁,但是她的生活依然是自理的。夏一军 摄
李宝英已经五世同堂,但她没有和任何一个子女住在一起。虽然已经年过百岁,但是她的生活依然是自理的。在她家的承重柱上,挂着一面圆镜,镜子下插着一把梳子。
我好奇,问她每天是不是自己梳头,她回答是。然后她把扎在脑后的小辫子散开,拿起梳子,认认真真地开始梳头发。银白色的头发在梳齿间轻轻划过,顺着她手的方向整齐地向后靠拢。她的动作很轻很慢。我怕她太累,提出帮她扎头发,可是老人家很直接地拒绝了。
屋外蝉声聒噪,让天气显得更加炎热。屋内的世界却好像静止一般,只有李宝英在轻轻梳着头发。岁月将她的头发染成星光色,她一点点梳理,便成了她一生的漫天星光。
说起红军的事情,她唱起了“打土豪,分田地……”。夏一军 摄
凤凰湾办事处东坑村大学生村官廖娟接受采访。(视频截图)
凤凰湾办事处东坑村大学生村官廖娟来看望李宝英。(视频截图)
东坑村大学生村官廖娟在2015年第一次见到李宝英时颇感惊讶。她从没想过红军是这样的。“课本里的红军大多是威武、严肃的,可是李奶奶好可爱。”李宝英把这个从外面来的小丫头当成自己的孙女,见到她时总是笑意盈盈,有时还开上两句玩笑。
李宝英和来访者交谈。夏一军 摄
每年一到建军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就会有很多人来探望或者采访。廖娟总是充当着引导员的角色,一次又一次地听着李宝英讲述她的参军经历,一遍又一遍地听她唱起那首“打土豪分田地”的歌曲,直到她再也想不起那些故事的情节,直到她再也没办法唱准一个音调。
廖娟把认识李宝英当做一件很自豪的事。的确,对年轻一辈来说,在李宝英的身上,凝结了中华民族最优良的传统,凝结了百姓最质朴的愿望,凝结了奋斗牺牲的精神。他们,就是中国最坚硬的脊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李宝英高兴地戴上了纪念章。夏一军摄于2016年
李宝英一辈子几乎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只在前几年,到新余市区参加了一场纪念长征的文艺晚会。回到山里,她的生活依旧宁静。但是我想,她一定曾无比惦念从村子里开拔踏上长征的战友,她一定曾无数次想起那段从军的经历。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不知道她的大名叫什么,但知道在这个小山村里,有一位老红军。许多慕名而来的人都想看看这位红军的不同凡响之处,而她永远都是一位和蔼慈祥的普通老人。时间流逝,人们已经很难从这位百岁老红军身上,捕捉到她的飒爽英姿,唯能从她曾经的眼神中感受到顽强的力量。
当年来告诉李宝英她是个红军的姐妹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当年从家乡出发的战友也可能早已血洒疆场,不过,李宝英记得他们,一直记得。若有一天李宝英也离开,我们也不会忘记。
夏一军采访李宝英留影。(夏一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