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运会开幕式“维和兵哥哥”没看够?来来来,这里有幕后花絮!

来源:央广军事作者:李攀奇 聂宏杰 任明 臧智文责任编辑:于雅倩
2019-10-19 23:59

央广网10月19日消息(记者李攀奇 聂宏杰 任明 臧智文)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上,上万名演员为观众们呈现了一场大气恢宏的视觉盛宴,其中,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官兵表演的以维和为主题的节目《和平之师》,充分表达了当代中国军人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美好愿景。在精彩表演的背后,官兵们历经了怎样辛勤的排练,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央广军事记者为您探寻舞台背后的故事。

“前进!前进!前进!”,在《和平之师》这个节目中,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音乐节奏,中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1792名参演官兵身穿迷彩,头戴蓝盔,以每横列56人、纵路32人的阵容,踏着整齐的节拍,气势如虹地行进至舞台中央。随后,方阵依次变换成五角星、UN英文字母队形、敬礼的战士、军事等高线和长城等8个造型。

演出方阵带队干部、舟桥旅五营教导员夏忠俊向记者介绍了节目表达的寓意:“实际上,整个节目通篇体现的就是我军是一个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我们看到战士们摆出了字母UN的造型,中间还有一个军人向它敬礼,这正是表达了我们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和平,心系和平。”

在上万平米舞台上,快速变换队形,这对于平时习惯了搭桥架路的舟桥旅官兵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和平之师》节目编导司振宇介绍,由于舞台地面上没有任何标签定位,舟桥旅的官兵通过采取电脑一比一还原舞台,用编程建立坐标系,为每名人员定好位置,在反复排练中,熟记固定步幅和节拍。

“从刚开始我们练的时候,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教;再开始分组练,分组练完了再合练。参演战士们要牢记从这个队形跑到那个队形,是跑10步还是跑8步到,一遍遍练,最后要形成记忆。”编导司振宇说,“有的战友他们后边体能训练服的衣服上面写着——用心、用劲,导演不倒我不倒,全都是这种特别正能量的话,就写在衣服后面。”

站在演出方阵第一排最中间位置的,是去年刚入伍的大学生士兵代宣。原本他对军运会开幕式的理解就是一场“文艺演出”,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排练,他对军运会和人民军队的形象,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现在对军运会的理解觉得很自豪,很光荣,我就想要表演好,要做到精准定位,把动作做到最好,展示中国军人的形象,一种阳刚之气。”

开幕式副导演尹伊透露,在舞台正下方,是舟桥旅派出的600名场务保障人员,他们隐身在全三维立体式舞台之下,负责操控25个人员通道、116块道具翻板、29个雾森设备和37个景物升降平台,舞台上时有时无的道具正是通过他们的双手实现的。

“在许多开幕式上,演员都是从入席的一二三四口上场,而此次我们实现了千军万马场景的瞬息变化以及场景的转换,这一切都是由我们的部队官兵,通过实际的手工操作来完成的。”尹伊解释道:“就是我们通过舞台的上下空间,区域的分割,打造踏板、出路口,使演员可以瞬息万变。”

入伍14年的王业峰是场务保障队伍中的一员,从炎热盛夏到微冷深秋,每一次排练,王业峰和其他战友都要守在密不透风的舞台下方,保障整台晚会的安全。无论外面的排练如何精彩,他们也只能听得着,看不见。

“他们在台上演出的时候,音乐我们也能偶尔听到一些,他们的动作和他们的动作整齐度都可以感受到,因为他们每做一个动作的时候,都会发出一个整齐的声音,通过这个整齐的声音,来感受我们的战友表现在哪个位置,或者是哪个时间段,每到一个点,自己都有一种自豪感。”王业峰说,排练至今,他从没有完整地看过战友们的节目。

总导演杨笑阳介绍,在军运会开幕式上,舟桥旅官兵表演的《和平之师》节目,与展现中国古代军事理念和军事文化的《和合之道》相辅相成,通过艺术展现,反映了“止戈为武”的中国传统军事思想,传递了中华儿女自古以来追求和平的愿望。

“我认为,我们穿着军装,捍卫的就是和平,战争是一个文明摧毁另一个文明,作为军人,保护好我们五千年文明,要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这是我们军人应该有的担当,所以说我们的文明越璀璨,我们越应该有强大的军队。”杨笑阳说。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