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崇军人已成为一种社会认同
10月11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运动员村举行“开村”暨中国代表团入村欢迎仪式。邹 斌摄
这个十月,对于湖北省军区武汉第七干休所离休干部马旭而言,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月份:国庆节当天,马旭和老伴颜学庸一起受邀到天安门参加阅兵观礼;半个月后,她又成为武汉军运会的火炬手,再次明星般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今年86岁的马旭是我国第一代女空降兵,荣誉等身的她,在武汉早已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但最让这位耄耋老人引以为傲的还是那身军装。她说,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社会上对军人那种久违的尊崇感又回来了”。
同样受到江城人民追捧的,还有武汉市汉南区人武部参谋谢非。今年他被选中参加国庆阅兵,作为文职方队备份队员,尽管最后没能和队友一起走过天安门广场,但从北京返回武汉,家乡人民依然像迎接英雄一样欢迎谢非回家,不少群众上前争着与他合影,火车站台一时成了“追星现场”。
曾几何时,网络上一度出现“军人凭什么优先”的质疑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军人在社会价值认同上的尴尬和无奈。近年来,随着国家军人荣誉体系的日趋完善,军人职业尊崇度越来越高,尊崇军人不再是一句话语,已成为一种社会认同。
以志愿者为例,3月20日,军运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在短短两个月内,21万余名招募计划就超额完成,相当于每天有4000人报名,这种热度在以往赛事中并不多见。军运会城市志愿者、武汉大学学生苏嘉烨说出了不少志愿者的心声:“一直很崇拜军人,有机会能通过军运会近距离接触军人,为军人服务,是我们志愿者莫大的荣耀。”
军运会引发的崇军热带火了参军热。筹备军运会这几年,武汉市适龄青年参军热情空前高涨,军人职业释放“强劲磁力”。连续两年,武汉市适龄青年兵役登记人数超过20万人,登记率达100%,大学生报名参军人数超过应征数的4倍,其中大学生征兵比例高达95%。
每天都在演绎不一样的爱军崇军故事
武汉市举办“迎军运万人军体拳挑战赛”。洪培舒摄
7月初,中部战区陆军某部干部小程带孩子来武汉某游乐场游玩。在售票处,工作人员告诉他,军人可以享受半价优惠,这在过去是只有“八一”当天才能享受得到的优待,小程听罢感到意外又暖心。
“这件事虽小,但小事里有大情怀。”武汉市一位领导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一些地方拥军,习惯于“七月底来八月走”,“军人时刻准备保家卫国,我们也不能等到‘八一’才想到军人。”
近年来,武汉以筹备军运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这座英雄之城的爱军崇军热情集体迸发,武汉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演绎不一样的爱军崇军故事。
今年7月,武汉市委宣传部联合武汉警备区在武昌职业学院举行“迎军运万人军体拳挑战赛”,现场2600人同打军体拳,盛况空前,报名直接参赛人数超过万人。
常态化的群众性活动,不仅激发了武汉人的爱军崇军热,还带活了武汉的红色旅游。
今年国庆黄金周,被誉为“网红城市”的武汉,接待游客量达到2200余万人次的历史高点。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红色旅游成为最大亮点。挂红旗、唱红歌、看红戏、游览红色景区成为不少游客的“必选套餐”;军运会长江灯光秀、黄鹤楼收看国庆阅兵等活动,观看人数创下新高……
记者了解到,武汉近年先后出台《武汉市关于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通知》《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喜报送达和奖励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规定,推动形成常态化的拥军格局。“爱军崇军不是应景活,只有想在平时、做在平时,才能细水长流、深入人心。”武汉市一位参与制定相关政策的领导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