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柏地战斗是转折之战
大柏地战斗,是红四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关键之战,是我军建立初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为此后红军乘胜出击、发展壮大积累了实战经验。
1929年3月,红四军又消灭了闽西军阀郭凤鸣旅,并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夺取了两座兵工厂和军服厂,还首次统一了服装。“自刘郭二旅击溃之后,闽西赣南可以说没有敌人了。”3月14日,红四军前委帮助长汀县建立了闽西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
尔后,红四军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帮助建立了于都、兴国和宁都3县的革命委员会,极大促进了赣南革命形势的发展。
1929年3月20日,红四军前委在长汀县辛耕别墅召开了扩大会议,向党中央提出了一个创建以赣南、闽西为中心区的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计划,为中央苏区的建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赣南、闽西的苏维埃政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中国革命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90年,弹指一挥间。在新时代强军兴军征程上,回顾总结大柏地战斗所孕育的制胜之道,依然意义重大。
打“精准”之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929年2月8日,红四军军部抵达瑞金黄柏圩,为了搞清尾随之敌的具体情况,毛泽东派红31团1营连长张宗逊带一支分队,保护贺子珍进入瑞金城收集报纸。在从城区回撤过程中,与敌先头部队遭遇,经过激烈交火成功击退了敌人。毛泽东通过翻阅报纸,查明尾追而来的敌人系刘士毅旅两个团。他们是红四军的老对手,近一个月来一直紧跟在红军之后,在几次“交手”中均占了“便宜”,兵骄将傲、武断自大,早已不把红军放在眼里。反观我军,将士们虽然人困马乏,但普遍对“下山”以来遭该敌一路追缠,恨得咬牙切齿,决意除之而后快,“士气可用”。朱德军长亲自侦察地形,发现大柏地麻子坳一带植被茂密、两山夹一谷,中间只有一条小道纵贯南北,认为这里利于打伏击。经过积极宣传,红军在大柏地赢得了群众理解支持,可使给养得到补充。骄兵必败、地势有利、机不可失,毛泽东和朱德遂达成了“决以此战”的共识。
打“民主”之仗。上下同欲者胜。战斗筹划展开前,红四军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层层召开“诸葛亮会”,征求团、营、连各级指挥员和官兵的意见。大家分析认为,在这个生死关头,除了豁出去奋起一搏,别无选择;不打就是死,打还能有一线生机,因此,这一仗必须打。在此基础上,红四军指挥员因势利导,自上而下进行临战动员,将主张决战的意见上升为集体意志。“战场地形于我有利”“敌人五战五捷、高傲自大,各自为战、互不策应”“井冈山已经失守,红军无路可退”“麻子坳形似麻袋、易进难出,且后路已被敌阻断,可以反守为攻、反弱为强,化兵家之死地为我方之胜地”的结论,成为红四军全体指战员的共识,为战斗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根基。
打“勇猛”之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残酷的战争中,“气”比“钢”更为重要。在行进至达大柏地之前的一连数天,红军将士们“连口粥都喝不上”,衣服是破的、鞋子是烂的,只能光脚走雪地,体力耗到了极限。1929年2月初,井冈山失守的噩耗传来,红军最后的“家”没有了,只有绝地反击、背水一战。“雄心期决胜,斗志在必克”。战斗一打响,红军将士就向敌发起猛烈攻击。在弹尽援绝之时,官兵们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战斗之激烈前所未有。毛泽东、朱德带头上阵,极大地鼓舞了参战官兵斗志。为了把敌人分成两段,严防其里外合兵,“整个红军的存亡就看隘口能不能锁住”。奉命设卡守隘的红28团营长萧克、党代表胡世俭立下军令状:“如果我们的隘口破了,那一定是敌人踩着我们全营的尸体走过去的!”正是凭着“牺牲全营也要用尸体把敌人挡在隘口之外”的精神气概,红军最终击溃了敌人。
打“智慧”之仗。俗话说,“兵不厌诈”。战斗中,红四军本着“于我有利”的原则,适时借势、造势,综合施策,助力实现作战企图。首先接敌的红28团先头分队,按照既定预案,与敌人打一阵、退一阵,官兵“仓皇”地把背包、携行物资等扔在沿途,佯装败退。敌官兵对我军的“不堪一击”大喜过望,急于邀功请赏、争先恐后冒进。随后,我军官兵依托有利地形,顶住敌人前进。至2月11日上午9时许,敌大部兵力均已进入红军精心“编织”的5公里长峡谷口袋,成了我军“囊中之物”。敌2名主力团长被擒获后,我军官兵一边迎敌应战,一边对敌展开心战:“你们的团长都已投诚,统统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缴获敌旅长配备的德国造“勃郎宁”手枪后,红军官兵挥枪高呼:“刘士毅弃枪逃跑了,你们已群龙无首,只有缴械投降才是明智之举!”勇猛的战斗作风、振奋的军心士气和强有力的宣传攻势,让敌人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纷纷举手就擒。
硝烟远去,军魂永存。大柏地战斗是红军在革命形势极端险恶条件下打的一场精神战、意志战、毅力战。未来战争的信息和科技含量更高、节奏更快、斗争更残酷。回眸大柏地战斗,它蕴含的历史经验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