踊跃支前 无私奉献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淮海战役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这一真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广泛深入地发动发群众,把支援战争的伟力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淮海战役期间,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和冀鲁豫分局全力组织支前工作。1948年11月9日,中央军委明确要求:“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全力保证我军供给。”[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淮海战役》,第124页,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5月版。]华东局发出支前的指示,组成了以付秋涛为主任的强有力的支前领导机构——华东支前委员会,统一调度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
党的土地改革政策,改变了几千年来我国封建的土地关系,满足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和支援战争的积极性。人民群众响应党和政府关于“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解放区人民掀起参军热潮,仅山东省就有16.8万青壮年入伍,为参战部队提供了强大的兵源。广大的民兵担负着护送物资、保护交通、维护治安、保护生产、捕捉散兵、看押俘虏、打扫战场等任务,积极配合解放军作战。
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积极支援解放军作战。支前民工来自江苏、山东、河南、安徽、河北,组成了声势浩大的支前队伍。他们长途跋涉,冒着枪林弹雨,忍着风雪饥寒,车轮滚滚,夜以继日,不辞千辛万苦,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人民群众出动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余辆,担子35.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00余艘,汽车257辆。向前线运输弹药1460多万斤、粮食9.6亿斤和大量军需物资,向后方转送了11万名伤员,有力地保障作战的需要。后方的群众不分男女老幼,昼夜突击碾米、磨面、做军鞋、军衣,筹集粮草,照料伤员。他们节衣缩食,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人民群众提出“决心忍受一切艰苦,克服一切困难,倾家荡产支援前线,争取战役全胜”。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为了战争的胜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陈毅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的经验时,盛赞人民支前的的作用,他形象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刘瑞龙:《陈毅同志率领我们搞好支前工作》,兼《华东部队革命战争年代后勤史资料汇编》(1937-948)(下),南京军区后勤部《当代中国》军事国防卷编辑室1987年编印,第924页。]
淮海战役的胜利,雄辩地证明了战争的伟力存在于民众之中。依靠人民群众,发动人民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援,是革命战争胜利的保证和源泉。在淮海战役中,表面上是解放军以60万对国民党军队80万,实质上是300万军民齐心协力打80万孤立、涣散之敌。[ 王德:《华东战场参谋笔记》,第166-169页。]庞大、深厚的人民支援,形成了300万对80万的对比,充分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反映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淮海战役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相比,具有其显著的特点:
一是战役持续时间长。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历经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举行辽西会战,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三个阶段,历时52天。平津战役从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历经对傅作义集团“围而不打”、“隔而不围”;歼灭新保安、张家口、天津之敌;和平解放北平三个阶段,历时64天。而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经历了歼灭第七兵团(黄百韬兵团),攻占宿县,孤立徐州;歼灭第十二兵团(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全歼杜聿明集团等3个阶段,历时66天。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持续时间最长的。
二是歼敌数量多。辽沈战役歼灭和争取起义、投诚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和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师及地方保安团共47.2万人。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及3个兵团部、1个警备司令部、13个军部、51个师(包括战役中新建和重建的军、师)、连同非正规军总计52.1万人。淮海战役歼灭和争取起义和投诚国民党军5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共计55、5万余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的。1949年1月17日中共中央致电中原、华东解放军领导人和全体指战员的贺电中指出的:“凡此巨大成绩,皆我人民解放军指挥员与战斗员、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前后方党政军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所获的结果”。[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淮海战役》,第265页,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5月版。]
三是伤亡比较大。辽沈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9万余人。平津战役,解放军伤亡3.9万人。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13万余人,比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伤亡人数的总和还多。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在淮海战役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淮海战役精神。淮海战役精神与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红色精神族谱中的组成部分,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我们要铭记淮海战役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弘扬淮海战役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介绍:姜廷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编辑研究处处长,正师级研究员,解放军军史专家库首席军史专家,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
(央广军事·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