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军官感悟力量编组和运用新变化——
排兵布阵,中军帐内联合至上
■南部战区某部工程师 曹世松 口述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姜博西 整理
2016年初,战区成立不久,就传来南部战区选调联合作战人才的消息,当时在北京工作的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南下成为南部战区某部的一名工程师。在1000多个日夜里,我在战区作战筹划和兵力运用的岗位上,有幸见证着我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给联合作战体系效能带来的显著变化。
联合,是战区最显著的特征,但并非与生俱来。记得第一次对接联合作战方案时,有的军种从参谋人员到指挥员,都不愿意、不习惯与其他军种协同行动,联合作战指挥所里有时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项任务我们自己就能搞定,不需要跨军种协同!”
这两年,随着我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不断深化,一些同质化作战力量实现了跨军种整合,各军种“必须联”“主动联”的意识牢固树立起来,单个军种“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声音早已销声匿迹了。现在,每次拟制作战方案、组织联合演习,各军种都争相派人与我们研究对接,主动融入联合作战。如今,走进联合作战指挥所,各色迷彩交相辉映,既能在热烈讨论的席位上看到身着天空蓝、浪花白和橄榄绿的同事,也会看到来自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以及联勤保障部队的战友们紧张作业的情景。
这次改革之前,我军是陆战型、国土防御型的力量结构,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规模相对较小,主战部队与保障单位比例不够合理。作为一线作战部队的参谋军官,我在日常兵力应对和作战方案拟制时经常感到“捉襟见肘”。那时候经常面临的困境就是,海空现场应对、远程火力打击、新型作战力量需求旺盛、供不应求,而编制表上用不上的兵力却一大堆。调整改革后,这一窘迫局面得到了大大改观。
改革前,我军联合作战的基本力量组成是军种战役军团,各个军种参战部队必须达到很大规模,才能凑齐需要的兵种、形成完整作战能力,然后再与其他军种联合。可以说,这是一种简单捆绑、块状联合。
记得刚到战区时,一次模拟推演中,我负责筹划一项战术行动,本来只需要团规模的主战兵力,最终不得不把每个军种都扩大范围考虑进来,才凑齐相关支援和保障力量。如今,各部队编成进行了大幅调整,将更多支援、保障兵力配置于基本作战单位,基本实现精干化、一体化、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便于在战术层面实现跨军种力量编组和联合运用。现在拟制作战方案,得益于各军种基本作战单位精干高效,只要把需要的基本作战单位纳入进来,就可以完成作战编组,兵力规模缩小了1/3,但军种间的联合却更紧密了。
这种模块化力量编组和运用模式看似简单,实则更为灵活、更加复杂,也对我们参谋军官提出更高要求。在前不久一次演练中,为了精准设计多个军种在战术层面的联合行动,搞好每个参战旅团级作战单元的精确规划,我们不得不与基层部队反复沟通,耗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要实现未来联合作战中的灵活编组运用,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同时,我们也坚信,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场攻坚战有序推进,随着军事政策制度改革逐步落实到位,一些制约战斗力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问题必将被一一扫除,我这个战场数据“精算师”的“算盘”也会越打越顺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