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刘伯承在庆祝收复延安大会上讲话。
编者按:今年12月4日是刘伯承诞辰126周年纪念日。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军事家。刘伯承英勇善战,刘邓合作指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13年中,一个军事主官,一个政治主官,留下了一段“刘邓不可分”的佳话;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堪称“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为办好军事学院,他不拘一格选人才,始终把人才看作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注重学习和教授,为我党我军发现、培养了大批军事干将。1986年,刘伯承逝世。
英勇善战:“刘邓大军”名扬天下
刘伯承与邓小平,有着13年共同指挥军队的战斗生涯,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友情谊。刘伯承生于1892年,年长邓小平12岁,两个人都属龙。他俩是两条真正令中国人骄傲的威猛巨龙。在刘邓合作指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13年中,一个军事主官,一个政治主官,留下了一段“刘邓不可分”的佳话。在他们共同组织的历次重大战役行动中,许多重大的作战方案是他俩一起商定;各种命令都是以刘邓联署方式签发;许多次重要战役是由他俩共同指挥。刘邓大军的英名远播四方,令抗日军民鼓舞,令敌人丧胆。一二九师和第二野战军的战史中融会着刘邓的智慧,不可分,也分不清。
清廉律己:做手术麻药留给他人用
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刘伯承率八路军129师转战南北,因操劳过度,不慎于1942年初夏患了疟疾。卫生处李医生在给刘伯承治疗时,因为消毒不严格,造成用药部位感染。旅卫生处的钱信忠处长便带着肖医生重新为刘伯承诊治。经检查,刘伯承感染的部位红肿得很厉害,钱信忠同刘伯承商议,要将感染部位动手术切开。刘伯承点头表示同意。钱信忠马上吩咐肖医生准备一支麻药。刘伯承听说后,连忙摆手说:“现在药很紧张,我这点小手术,就不用麻药了。”钱信忠劝说道:“师长,还是用一点儿吧,不然太疼了。”刘伯承态度十分坚决,他说:“不要紧,我能坚持住,麻药就留着给做大手术的人用吧。”
惜才重才:不拘一格选用国民党旧军官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正式成立,刘伯承任院长兼政委。这是全军第一个包括各军兵种的规模最大的高级军事学府。要办好军事学院,需要一大批专家、教师和翻译人员。为了办好军事学院,刘伯承胸怀宽广,不拘一格选人才。以刘伯承为核心的军事学院党委,积极派人到北京、南京、上海、重庆等地“访贤”和“招贤”。不久,10多个教授会和翻译室及俄文训练班成立了。20多位苏联军事专家请来了。一批年轻的文化教员也请来了。
刻苦学习:扎扎实实 36岁学俄文
刘伯承对学习有过这样的见解:“学习,一定不要赶浪头,赶时髦。要考虑自己的条件,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学一门就要努力学到手,就要力求精通,否则就永远是个半瓶子醋。”早在1926年,刘伯承便在国民党四川省左派大会上发表了第一篇自己的军事论著。1928年,他留学苏联,先后就读于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1930年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进苏联红军高级步校时他已经36岁了。到了这个年纪再学外文是相当困难的。但他从字母和发音开始,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竟然攻克了外语关,并获得了俄文和各科成绩优秀的佳绩。毕业时他已经能够准确地翻译俄国的军事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