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说词(第十集)

来源:光明日报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8-10-18 08:15

第二段落

微视频二:

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县级官员的选拔任用。古人早就总结出,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这样的历史现象。历史上,许多名人志士为官从政是从县一级起步的。

主持人康辉:

我们刚刚听到的这段话是2015年1月12号,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的时候他讲的一段话。

在这段讲话里,总书记化用了一句古文“宰相起于州部,猛士起于卒伍”。我们请康震教授为大家做讲解。

经典释义人康震: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两句话出自《韩非子·显学》,是韩非子讲的。什么叫“州部”呢?就是古代的基层行政单位。什么叫“卒伍”呢?就是军队的基层单位。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想做宰相,必须首先从州部这样的基层官员做起。要让你做大将,你首先得学会做副将、做小将,甚至首先得从班、排、连、营,一级一级地做起来。

人才的成长、干部的成长,就像盖楼一样,万丈高楼它平地起,这个地基非常重要。地基如果不稳,楼越高塌得越快。

主持人康辉:

谢谢康震老师的讲解。凡成大事者,一定要从基层做起,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我很想和在座的同学们交流一下,比如说,现在你就要到一个村里去做大学生的村官了,那到了那儿之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哪一位同学有想法?

好,我们请最后一排的那个男同学,我看他是第一个举手的,我们把话筒递给他。

观众一:

主持人好,两位老师好,我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许立德。刚才康辉老师说,如果我被安排做一个大学生村官的话,我到村里的第一件事,首先我要对它的地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就是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就有一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我首先对这个村子,要有一个交通上的总体概括,才能带领村民们实现发家致富。如果村子里面有贫困人口,我们带他们进行脱贫,才能实现当下的精准脱贫。谢谢大家。

主持人康辉:

谢谢,谢谢。下一次选大学生村官,一定首先选你。好,旁边那位女同学,也举手了。

观众二:

主持人好,两位教授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肖艳,在我们春假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去总书记做知青所在的地方梁家河,进行了调研和考察。我们一到那个梁家河,就看到了有一口知青井,就是当时梁家河那个地方供水不好,所以习主席就带领大家,为大家打了一口井。

还有就是我们了解到,习主席当时发现梁家河的能源问题有一点严重,于是他就打了当时应该是陕西省最早的一口沼气池。当时陕西还没有这样的科技条件,于是他专程到了四川绵阳去学习了沼气池的打造技术,然后再回来,带领梁家河的村民一起把沼气池打出来。从知青井和沼气池这两个东西,都非常好地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所以我想如果我是一个大学生村官的话,我也会向习主席学习,首先是立足实践,深入到群众当中,然后真正了解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谢谢。

主持人康辉:

谢谢,谢谢。刚刚这位女同学,谈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插队的时候,给当地做了很多事情。总书记自己也说过,他说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大学问是什么?其实就是了解了中国人民是什么样的,了解了基层,了解了群众。所以希望我们更多的青年朋友,能够真正到基层去了解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多很多重要的论述,那接下来我们继续请王杰教授,为大家做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说起这个基层经验,我想起了一句老子的话,叫“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高楼大厦平地起,大地是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

那么说到培养人才,我也谈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成才离不开读书学习。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一个读书的故事。他说,有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其实在翻译。那么他母亲看到孩子非常累,给他准备了粽子、红糖,告诉孩子说,等会儿你吃粽子的时候,一定要蘸着红糖吃。儿子说,知道了。过了一会儿母亲进门问,你粽子吃了吗?儿子一回头,一看儿子满嘴都是黑的。儿子蘸错了,他没有蘸红糖,把旁边的墨汁给蘸了,墨汁和粽子一块儿吃下去了,弄得满嘴都是黑的。这时候母亲说,你嘴怎么是黑的?这时候他恍然大悟,明白了,蘸错了。

今天,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的译本,就是这个小伙子翻译的,这个小伙子就是陈望道。所以由此留下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就是说成才离不开读书学习。

那么第二点就是,成才离不开锻炼。

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广大的基层永远是培养人才的沃土。从古到今,凡是成就事业者,几乎都有在基层工作过的经验。

刚才的同学讲的,你知道老百姓想什么了,你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了,老百姓所思所想你知道了,你做决策你就会科学正确,你考虑问题就会全面周到。所以你看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他本人几十年的成长经历,也就证明了这一点。你有了基层工作经验,你在做决策、思考问题的时候,你就更能够接地气,通民生,懂国情。

第三,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说,“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说的是人才的环境,对培养人才的重要。

(20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到了河北正定工作,当时,他发现有一个人叫贾大山,他是县里的文化馆的副馆长,他写过很多小说,这些小说有的获了奖,所以习近平同志对这个人非常注意。到了正定以后,第一个去拜访的就是贾大山。习近平同志在正定的时候,在当时他那个环境下,他就已经开始为像贾大山这样的人才,创造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的环境。

主持人康辉:

好!谢谢王杰教授。刚刚王杰教授提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任职的时候,他和贾大山的这样一段往事,是一段识才、用才的往事。贾大山是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短篇小说界很优秀的作家。

贾大山后来担任了正定县的文化局局长,从一位作家变成了一位基层的文化干部。在这个岗位上,他做了很多的事情,甚至可以这么说,他在这个基层文化干部岗位上所产生的文化影响,要远远超出他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影响。而这当然离不开当时担任正定县领导的习近平同志的识才、用才。

非常遗憾,贾大山同志1997年就因病去世了,今天在节目现场,我们特别请到了他的儿子贾永辉,掌声欢迎。

你好,请。

贾永辉同志,现在是河北省正定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平时大家都称呼他贾老师,我也称呼您贾老师好吗?贾老师好!对于今天在座的年轻朋友,您父亲贾大山的名字,确实大家不太熟悉,所以我也想请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贾大山是怎样的一个人?

嘉宾贾永辉:

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谦虚、低调的人。他走在街上的时候,总是靠着墙根、低着头。别人说他是个作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也许比别人、比身边的人多读两本书,比平常的人多识几个字,他是很谦虚的一个人。

主持人康辉:

刚刚王杰老师也说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到正定工作,他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就是贾大山,因为他确实觉得人才难得,是他决定把贾大山从县文化馆副馆长这个岗位提到县文化局局长这个岗位。

嘉宾贾永辉:

后来习书记再三劝说他,他还是上任了,上任之后,重新盖的常山影剧院、修复大悲阁、还有凌霄塔、还有开元寺钟楼,好多很有影响的文物,修了很多。

主持人康辉:

其实从这件事上,后来大家应该更多地了解了,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当时会那样有魄力,把贾大山放在那个位置上,因为他真的是看到了人才难得,所以这也真的是用人者的这种眼界、魄力和气度。

所以我们从当年习近平同志和贾大山,这样一个用人者和人才之间关系的故事上,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他的人才观。

谢谢贾老师今天跟大家来讲了当年的这段故事,谢谢您,谢谢。习近平总书记在识人、用人这方面,还有很多重要的思想和论述,我们接下来继续请王杰老师为大家讲解。

思想解读人王杰:

那么人才使用得好不好、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关乎人才使用的成败。那么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人才?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标,形成天下人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崭新局面呢?下面我们再请看一段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