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华队长带骨干人才奔赴海军某基地调研相关问题与舰长交流工作经验采集相关数据信息。王臻摄
从“新华字典”到“主战词典”:在精算细算中“知彼”
因军事领域知识广博,即便跨军种、跨领域、跨专业也“一口清、问不倒”,战友们钦佩地称廖新华为作战问题“新华字典”。
到战区以后,廖新华的研究进一步向联合作战领域聚焦。他深知,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搞好作战筹划更需要深算、精算,而如何提高“算”的系统性科学性,是他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欲精其算,必先利其“器”。为开发专业系统工具,廖新华不等不靠,带领团队核心骨干围绕数据积累、模型研究、技术实现等问题深入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仿真试验构想。在此基础上与多家军工单位和院校联手攻关,建起了我军第一家战区联合作战实验室。
在廖新华团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事“算”为先,不算不张口,不算不行文,不算不筹划。
“打赢现代高科技战争,须臾离不开精准的数据支撑,精算细算才有胜算!”廖新华教导大家树立“以算制胜”理念,每次任务都必须精算细算深算,每个数据都要经得起实战检验推敲。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上任以来,廖新华就下定决心,要在“知彼”上取得新突破。
去年深秋,一场以联合作战为背景的红蓝对抗演练进入“白热化”。突然,蓝方派出多艘战机和舰艇,在某海域看似毫无目的地绕飞、游弋。
“敌”指挥所在重新排兵布阵?难道要偷袭X地域?……面对蓝方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阵仗,一时间,红方指挥所人员有些一筹莫展。
一直密切关注战场态势的廖新华,带领参谋团队迅速打开专业软件,对“敌”舰机相对位置、航迹阵位等数据展开深入计算,反复进行模拟推演,甄别查找每个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
在一组组精确数据前,在一次次攻防对垒中,“敌”真实企图逐渐浮出水面。廖新华迅即对“敌”展开行动研判、作出威胁评估,同时向我指挥所提出应对策略建议,为红方及时有力挫败“敌”作战企图提供了有力参考和支撑。
一次作战研讨会上,廖新华大胆提出:战役设计可以通过兵棋推演,部队行动可以依托系统仿真,装备性能可以使用模型计算,体系效能也可以用工程化方法实现量化和评估。
为了充分论证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廖新华阅读了大量中外专业理论文献,反复征询各方面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将战区联合作战体系抽象为多类模型进行计算研究,为体系优化提供工程化支撑。
通过专家初步论证后,廖新华随即奉命领衔攻关。短短两个月时间,一系列课题攻关成果“出炉”。许多以往难以量化决策的问题,全部在精确计算中找到了“度量衡”。
肩负着第一代战区人的使命和责任,廖新华在战区主战实践中趟出了一条备战打仗新路,使精算更加贴近实战、贴近未来战场,他也完成了从“新华字典”到“主战词典”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