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富同兴,库布其农牧民有了新身份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马爱平责任编辑:杨红
2018-08-08 08:40

绿富同兴,库布其农牧民有了新身份

本报记者 马爱平

“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孟克达来是刀图嘎查大刀图柴登人,细数着自己的多重身份,很是得意。

“大刀图柴登”蒙语意为“一片绿草地的周围是大沙漠”。而上世纪末,这片沙漠让大刀图柴登的生态恶化到人类不宜生存的地步。

2006年,大刀图柴登牧民们搬进了道图嘎查亿利新村,移居到七星湖。他们有了选择,有了新生活。有人从事养殖业,但从放养改为圈养;有人从事旅游服务,开办牧家乐;也有人承包种树,用新技术治沙。

砥砺治沙30年,库布其10.2万农牧民成为了治沙防沙的中坚力量;他们掌握实用技术,成为了治沙土专家、科技二传手;他们南征北战,见证、参与了“死亡之海”变身“希望之海”……曾经的困苦到今天的幸福,让农牧民的笑容更加灿烂。

种树能活,就是骄傲

“我种的树肯定能活,我有这个信心。”世代居住在杭锦淖尔村的高毛虎,一说起种树,顿时从腼腆变得自信满满,种树18年,让他黢黑的外表比实际年龄显的要老些。

2000年以前,高毛虎一家四口守着20亩盐碱地,日子紧巴巴,他只好四处打零工、颠沛流离。

事情有了转机。“2000年,我加入亿利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队伍。我种的树规格符合要求,成活率高。”高毛虎一步一步成为治沙能手。

“2004年,亿利集团鼓励有能力的农民工牵头组建治沙民工联队,承包生态种植工程。”高毛虎觉得机会来了,组建民工联队后,高毛虎和妻子把队伍分成两个小队,严格按照标准和要求,提前选购优质种苗、研究地块、优化工序,做到全天候种植、浇水、管护。他的工程总是名列前茅。

“让我激动的是,我们民工联队参与了亿利集团‘微创’种植技术实验和研发全过程。这项技术——‘牛’,不仅降低了治沙成本,而且大大提高了植树的效率和成活率。”这让高毛虎更加有底气了。

截至2018年,高毛虎在库布其沙漠累计承包种植工程近10万亩。怀揣成熟的治沙经验和技术,他带着队伍,先后去河北、西藏等沙漠承包种植。高毛虎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百万元户”“优秀民工联队队长”。

2017年,高毛虎被聘为杭锦淖尔村名誉村主任。他和大家商议利用村集体的60多亩盐碱地,建设甘草育苗基地,组建了杭锦淖尔首支民工联队,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

库布其沙漠广大农牧民既是沙漠治理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更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数据显示,仅亿利集团就组建了232支亿利民工联队,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党的十八大以来,直接脱贫3.6万人。

“风口”讨生活不再难

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地处库布其沙漠南缘,村里曾只有一棵树,因而又名“一苗树壕”。

在沙漠“风口”讨生活有多难?高林树老人说:“一刮风,天地昏黄一片,家家户户连院墙都没有,只为减少流沙堆积。沙进人退,全村只剩不到一百户人家。”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在村支书周玉小和高林树等人的带领下,官井村从种植沙漠“锁边林”开始,打响了护村保卫战。

从一棵树到一万亩,从一个人到全村,官井村凝聚了一代人的青春和心血。曾经的“一苗树壕”,林地面积已达19.2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58%。

绿色的沙柳、柠条林严严实实“锁住”了黄沙弥漫的过往。

“沙根”拔了还是穷,怎么办?看着长势旺盛的沙柳,周玉小有了主意——官井村的沙柳成活率高、品相好,当种苗最合适,这不正是全村的新希望吗?

2013年,周玉小辞了村支部“官职”,一门心思当起了达拉特旗首个林业专业合作社——绿森源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全村铆足劲种沙柳。“全村65户造林大户全部参加了合作社,对外联络市场,拓展沙柳苗销路;对内组织货源,管控树苗质量和种植。管理公开透明,不折不扣不提留,还把8户贫困户帮扶起来,一个不落下。”周玉小说,通过种沙柳,规模上来了,质量保证了,钱来得快。

库布其沙漠治理取得了治沙增绿和民生改善的“双实效”。中国林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杨文斌说,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成效,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成功样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