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星南昌起义的火种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刘冕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8-08 15:01

铁流上井冈

时间进行到1927年11月,朱德率部转战湘、粤、赣交界的崇义,第一次听到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消息。

此时,朱德、陈毅都没有见过这个“毛委员”,可是毛泽东“湖南农王”的大名在中国共产党人中还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听到他的消息自然十分兴奋。恰好,毛泽东的三弟毛泽覃就在队伍中。

毛泽覃比毛泽东小12岁,13岁时就跟着毛泽东到长沙读书。当时正是五四狂潮汹涌澎湃,新思想、新文化向旧世界宣战的伟大年代。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毛泽东领导的驱张运动、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恢弘气魄,对刚刚走出韶山冲的少年毛泽覃,无不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他较早地接触到马列主义。1923年10月,年仅18岁的毛泽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前,他就已经追随毛泽东从事了大量革命活动。

在投身革命的毛氏三兄弟中,年纪最小的毛泽覃却是走向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人。他在叶挺的“铁军”参加了南昌起义,然后随部南下,在战斗中与部队失散,辗转找到了朱德领导的断后部队。

于是,朱德、陈毅派毛泽覃前去井冈山联络,三弟去找大哥,自然更为方便。不久,毛泽覃到井冈山找到了自己的大哥,毛泽东从三弟那里首次得知了朱德部队的情况。以后毛泽东从山上派兵向湘南发展,正是想与朱德部取得联系。

11月上旬,张子清、伍中豪带领的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三营走下井冈山,在江西崇义上堡,与南昌起义军会合;12月,第二团党代表何长工从井冈山下山,在广东韶关的犁铺头找到朱德。朱德详细询问了井冈山的地形、群众基础、物产等情况后,他赞赏地说:“我们跑来跑去,就是要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的确,那个时期的南昌起义余部,一直在奔波辗转,没个落脚处,甚至不得不栖身于朱德旧友、军阀范石生的麾下。终于,他们看到了井冈山的红旗。

朱德率队脱离范石生部,从广东进军湘南,向井冈山方向出发。

1928年1月,朱德和陈毅率部由广东北江进入湘南地区,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配合下,发动了湘南起义,并先后占领了郴州、耒阳、永兴、资兴等县城。起义军扩大到8000多人。

湘南起义震动了粤、湘、赣,三地军阀合力来攻。朱德并不恋战,继续向井冈山进发。

毛泽东得知湘南起义军正向湘赣边界转移的消息后,兵分两路去迎接朱德部上山。毛泽覃受毛泽东之托,带了一个特务连直奔郴州来找朱德。

1928年4月28日,井冈山脚下的宁冈县砻市镇龙江书院,毛泽东的队伍和朱德的队伍胜利会师。两位历史巨人在文星阁见面,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朱毛”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力量的象征。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革命星火会合在井冈山,从这里,燃起了中国革命的熊熊火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